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助剂论文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初步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发展概况第10-11页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种类第11页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培养条件第11-13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第13-14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第14-15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情况第15-17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絮凝剂产生菌菌种来源第18页
   ·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培养基第18-19页
     ·培养基组成第18页
     ·液体培养基第18页
     ·平板固体培养基第18页
     ·斜面培养基第18-19页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方法第19页
     ·土壤作为菌种来源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第19页
     ·污泥作为菌种来源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第19页
     ·絮凝活性的测定第19页
     ·菌量测定第19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第19-20页
   ·对废水絮凝的试验方法第20页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0-21页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第21-29页
   ·菌种筛选第21-22页
   ·絮凝剂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2-28页
     ·不同氮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22-23页
     ·NaNO_3 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碳源对絮凝活性影响第24-25页
     ·葡萄糖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25页
     ·无机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25-26页
     ·KH_2PO_4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26-27页
     ·培养基pH 及培养温度对絮凝剂形成的影响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的研究第29-36页
   ·菌Bacillus BC—11 的生长曲线第29-30页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的研究第30-35页
     ·絮凝活性分布第30-31页
     ·絮凝反应体系pH 值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絮凝剂添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2页
     ·CaCl_2添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不同阳离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温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4页
     ·储存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皂素废水替代传统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第36-42页
   ·废水浓度对菌合成絮凝剂的影响第36-37页
   ·外加氮源对菌合成絮凝剂的影响第37-38页
   ·外加碳源对菌合成絮凝剂的影响第38页
   ·外加KH_2PO_4对菌合成絮凝剂的影响第38-39页
   ·培养基的pH 值对菌合成絮凝剂的影响第39-40页
   ·传统培养基和废水培养基的絮凝效果对比第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六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第42-50页
   ·对土壤悬浊液的絮凝第42页
   ·对生活废水的絮凝第42-43页
   ·对造纸废水的絮凝第43-46页
     ·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第44页
     ·CaCl_2的投加量的影响第44-45页
     ·pH 的影响第45-46页
   ·对射光蓝废水的絮凝第46-48页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射光蓝废水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第46-47页
     ·微生物絮凝剂与PAC 处理射光蓝废水效果的比较第47-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50-52页
   ·结论第50-51页
   ·问题与建议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作文试题研究
下一篇:无网格方法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