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论文--森林经理学论文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监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2-13页
     ·研究的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区概况第13-15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概况第13-14页
     ·火地塘林场经营沿革第14页
     ·火地塘森林资源调查统计第14页
     ·火地塘森林资源概况第14-15页
   ·国内外有关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国外森林资源监测的发展趋势第15-16页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6页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和内容的主要不足第16-17页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森林资源概念与内涵及“3S”技术第18-26页
   ·森林资源概念与内涵第18-22页
     ·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作为一种资源的森林环境资源第18-19页
     ·森林环境资源的内涵第19-22页
   ·“3S”技术简介及发展动态第22-24页
     ·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第23页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第23-24页
     ·RS(遥感)技术第24页
   ·“3S”技术在二类调查和资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第24-26页
     ·GPS 技术在二类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第24页
     ·GIS 技术在二类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第24-25页
     ·遥感(RS)技术在二类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第25-26页
第三章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框架构想第26-32页
   ·指标和指标体系第26-27页
     ·指标的含义第26-27页
     ·指标体系第27页
   ·森林环境资源动态监测指标构建的基础第27-28页
   ·森林环境资源监测指标的选取原则第28-29页
   ·基本框架设计第29-30页
     ·提高时间分辨率第29-30页
     ·提高空间分辨率第30页
     ·扩充监测内容第30页
   ·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第30-31页
   ·体系的预期输出成果第31-32页
第四章 森林资源生长控制因子和森林生长预测第32-39页
   ·森林资源生长控制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第32-34页
     ·数量化Ι模型第32页
     ·项目和类目第32-33页
     ·反应矩阵第33页
     ·数学模型及解法第33-34页
     ·预测精度第34页
   ·火地塘森林资源分析第34-36页
     ·地类第34页
     ·林种第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结论与讨论第35-36页
   ·森林生长预测模型第36-39页
     ·最小偏差模型简介第36-37页
     ·Weibull 分布第37-39页
第五章 林业GIS 综合技术第39-46页
   ·基于GIS 的林图扫描矢量化第39-41页
     ·林图更新的意义第39-40页
     ·林图扫描矢量化第40-41页
   ·GIS 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第41-42页
     ·森林资源分析和评价第41-42页
     ·森林质量变化分析第42页
     ·地理空间分布第42页
     ·资源管理第42页
     ·林权管理第42页
   ·森林结构调整第42-46页
     ·林种结构调整第42-43页
     ·树种结构调整第43页
     ·龄组结构调整第43页
     ·分类经营第43-46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机框肋类零件弯边展开CAD系统的研究开发
下一篇:试论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政治合法性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