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 第1-7页 |
中文提要 | 第7-8页 |
英文提要 | 第8-10页 |
引言: 研究综述 | 第10-27页 |
一 研究中国海权的意义 | 第10-13页 |
二、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三、本文各章内容及要点 | 第21-27页 |
绪论:海权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27-46页 |
一、海权历史的简短回顾 | 第27-31页 |
二、马汉“海权论”:确立新的“世界中心” | 第31-34页 |
三、“后马汉时代”的海权学说 | 第34-40页 |
四、海权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40-46页 |
第一章 中国海权论 | 第46-84页 |
第一节 “中国海权”的提出 | 第46-52页 |
一、“中国海权”的提出 | 第46-49页 |
二、“中国海权”与传统海权分野 | 第49-52页 |
第二节 中国海权论 | 第52-84页 |
一、中国海洋利益论 | 第52-59页 |
二、中国海洋力量论 | 第59-64页 |
三、中国海洋战略论 | 第64-79页 |
四、中国海权特色论 | 第79-84页 |
第二章 中国海权之一:海洋国土的维护 | 第84-118页 |
第一节 中日海洋国土争端 | 第84-90页 |
一、主要问题:钓鱼岛归属和东海划界 | 第84-86页 |
二、影响中日海洋争端的主要因素 | 第86-88页 |
三、合作与斗争:维护中国东海海洋国土 | 第88-90页 |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国土争端 | 第90-103页 |
一、主要问题:南沙群岛争端 | 第91-93页 |
二、影响南沙群岛争端的主要因素 | 第93-96页 |
三、“三管齐下”:维护中国南沙海洋国土 | 第96-103页 |
第三节 海权视角中的台湾问题 | 第103-118页 |
一、主要问题:台湾问题与国家统 | 第103-106页 |
二、影响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大国海权的汇集 | 第106-110页 |
三、“双重威慑”:台湾问题的战略选择 | 第110-118页 |
第三章 中国海权之二:海洋通道的保障 | 第118-150页 |
第一节 海洋通道对中国的意义 | 第119-131页 |
一、海洋通道对中国的意义 | 第119-125页 |
二、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海洋通道 | 第125-131页 |
第二节 影响中国海洋通道安全的主要因素 | 第131-139页 |
一、国际法因素 | 第131-133页 |
二、地区冲突因素 | 第133页 |
三、大国因素 | 第133-136页 |
四、海上恐怖主义因素 | 第136-139页 |
第三节 维护海洋通道安全的“扇形战略” | 第139-150页 |
一、太平洋海洋通道的防卫 | 第139-145页 |
二、印度洋海洋通道的防卫 | 第145-150页 |
第四章 中国海权之三:海洋经济的发展 | 第150-177页 |
第一节 海洋经济:强国的支点 | 第150-160页 |
一、海洋经济理论探要 | 第150-156页 |
二、实力与差距: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 | 第156-160页 |
第二节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 | 第160-177页 |
一、建设航海强国 | 第160-168页 |
二、建设海洋开发强国 | 第168-177页 |
第五章 中国海权之四:海洋防卫的力量构建 | 第177-209页 |
第一节 “近海防御”的战略与实力 | 第177-182页 |
一、“近海防御”战略的形成 | 第177-180页 |
二、“近海防御”的海军实力 | 第180-182页 |
第二节 中国海军的攻防平衡 | 第182-200页 |
一、世界海军远洋化趋势及关于未来中国海军战略的提法 | 第182-188页 |
二、中国海军的远洋化:攻防平衡分析 | 第188-192页 |
三、构建远洋海军的一种理论:建设三支航母战斗群 | 第192-200页 |
第三节 中国海军功能的战略拓展 | 第200-209页 |
一、军事功能的发挥 | 第202-203页 |
二、警察功能的发挥 | 第203-204页 |
三、外交功能的发挥 | 第204-209页 |
第六章 中国海权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 第209-233页 |
第一节 西方有关中国海权的评论 | 第209-213页 |
一、中国在和平崛起中是否会走向海权 | 第209-211页 |
二、中国海权会产生何种国际影响 | 第211-213页 |
第二节 海权振兴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 | 第213-214页 |
一、海权振兴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内容 | 第213-214页 |
二、和平崛起的中国必定拥有海权 | 第214页 |
第三节 中国海权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保证 | 第214-218页 |
一、中国海权遏止周边海洋冲突 | 第214-215页 |
二、中国海权促进和平国际环境 | 第215-218页 |
第四节 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海权关系 | 第218-233页 |
一、中美海权关系:克制与合作 | 第218-222页 |
二、中俄海权关系:配合与协作 | 第222-224页 |
三、中日海权关系:转型与合作 | 第224-226页 |
四、中印海权关系:和解与合作 | 第226-229页 |
五、中国与东盟海权关系:互信与合作 | 第229-233页 |
结语:海权与中国未来 | 第233-239页 |
一、重新认识海权 | 第233-235页 |
二、海权与中国未来发展的“路径依赖” | 第235-236页 |
三、中国海权不同于西方海权 | 第236-239页 |
参考文献 | 第239-249页 |
外国人名译表 | 第249-252页 |
后记 | 第252-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