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重金属在土壤—微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3页
 1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和污染状况第15-16页
 2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解毒机理第16-21页
   ·重金属表面富集与金属晶体的形成第17-18页
   ·细胞膜成分与通透性改变的抗性适应第18页
   ·抗性基因抗重金属毒性机理研究第18-21页
     ·重金属抗性基因第18-19页
     ·重金属抗性基因的诱导第19页
     ·抗性基因抗重金属毒性机理研究第19-20页
     ·抗性基因的联合作用第20-21页
   ·其他离子对重金属抗性的影响第21页
 3 微生物对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的影响第21-33页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和富集第22-28页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第24-26页
     ·影响重金属生物吸附的物理化学因素与生理条件第26-28页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溶解第28-29页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氧化还原第29-30页
   ·微生物对重金属-有机络合物的生物降解第30-31页
   ·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31-33页
 4 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33-37页
   ·立题依据第33-35页
   ·研究内容第35-36页
   ·技术路线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第二章 铜锌耐性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富集能力研究第43-64页
 1 引言第43-4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4-48页
   ·铜锌耐性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第44-45页
     ·供试土壤基本性质第44页
     ·根际铜锌耐性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第44-45页
   ·分离菌株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第45-46页
   ·重金属耐性和抗生素抗性试验第46页
   ·质粒检测第46页
     ·碱裂解法第46页
     ·快速提取法第46页
   ·重金属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46-47页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第47页
   ·透射电镜和X-射线能谱样品制备第47-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56页
   ·铜锌耐性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第48-50页
   ·菌株CZ1的重金属耐性和抗生素抗性第50-51页
   ·菌株CZ1的质粒检测第51页
   ·重金属对菌株CZ1生长的影响第51-53页
   ·菌株CZ1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第53-54页
   ·透射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第54-56页
 4 讨论第56-59页
 5 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第三章 恶臭假单胞菌CZ1对铜锌的吸附行为第64-95页
 1 引言第64-6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5-70页
   ·吸附菌体的准备第65页
   ·吸附解吸实验第65-67页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65-66页
     ·不同pH影响第66页
     ·等温吸附实验第66-67页
     ·解吸实验第67页
   ·颗粒物浓度(Cp)效应及其吸附可逆性第67-68页
     ·不同颗粒物浓度下的吸附解吸实验第67页
     ·颗粒物浓度(Cp)效应第67-68页
   ·亚稳平衡吸附(MEA)理论第68-70页
     ·基本假设第68-69页
     ·MEA不等式第69页
     ·MEA吸附等温式第69-70页
     ·MEA理论对Cp效应的解释第7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0-87页
   ·不同pH值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70-71页
   ·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第71-73页
   ·等温吸附模型第73-77页
   ·解吸行为第77-78页
   ·Cp效应吸附等温线第78-81页
   ·吸附滞后角与吸附不可逆性第81-83页
   ·吸附解吸等温线与分配系数第83-87页
 4 讨论第87-91页
   ·恶臭假单胞菌CZ1对Cu~(2+)、Zn~(2+)的吸附解吸行为第87-89页
   ·颗粒物浓度(Cp)效应及其吸附可逆性第89-91页
 5 小结第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第四章 恶臭假单胞菌CZ1结合铜锌的分子形态第95-115页
 1 引言第95-9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96-98页
   ·供试微生物第96页
   ·化学改性第96-97页
   ·吸附实验第97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第97页
   ·X-射线吸收光谱(XAS)测定与解析第97-9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98-108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98-103页
     ·化学改性前后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第98-102页
     ·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半定量分析第102-103页
   ·化学改性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103-104页
   ·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第104-108页
 4 讨论第108-111页
   ·恶臭假单胞菌CZ1结合铜锌的主要官能团第108-110页
   ·恶臭假单胞菌CZ1结合铜锌的分子形态第110-111页
 5 小结第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第五章 微生物-矿物复合体与铜锌的相互作用第115-138页
 1 引言第115-1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16-118页
   ·供试微生物和矿物第116页
   ·重金属和针铁矿对微生物存活能力的影响第116-117页
   ·吸附解吸实验第117页
     ·微生物与矿物混合比例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117页
     ·微生物、矿物及其复合体对Cu~(2+)、Zn~(2+)的吸附解吸行为第117页
   ·电镜和X-射线能谱样品制备第117-1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18-133页
   ·重金属和针铁矿对微生物存活能力的影响第118-119页
   ·微生物与矿物混合比例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119-121页
   ·微生物、矿物及其复合体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行为第121-129页
     ·低浓度Cu~(2+)、Zn~(2+)情况下微生物、矿物及其复合体的吸附解吸过程第121-125页
     ·高浓度Cu~(2+)、Zn~(2+)情况下微生物、矿物及其复合体的吸附解吸过程第125-129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129-130页
   ·透射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第130-133页
 4 讨论第133-135页
   ·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第133页
   ·微生物、矿物及其复合体对重金属的影响第133-135页
 5 小结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8页
第六章 耐性微生物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第138-153页
 1 引言第138-13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39-140页
   ·接种微生物对土壤中Cu、Zn形态的影响第139页
   ·添加C、N、P对土壤中Cu、Zn形态的影响第139-140页
   ·微生物、螯合剂和有机酸对土壤中Cu、Zn形态的影响第1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40-148页
   ·接种微生物对土壤中Cu、Zn形态的影响第140-143页
   ·添加C、N、P对土壤中Cu、Zn形态的影响第143-145页
   ·微生物、螯合剂和有机酸对土壤中Cu、Zn形态的影响第145-148页
 4 讨论第148-151页
 5 小结第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3页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第153-157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153-155页
 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55-156页
 3 研究展望第156-157页
图表索引第157-159页
Index of figures and tables第159-163页
致谢第163-164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撰写的文章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政府外债项目效益审计评价
下一篇:鲁棒图像多目数字水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