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项目目标 | 第10-11页 |
·章节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系统整体架构分析 | 第12-19页 |
·组成及功能 | 第12-18页 |
·系统组成 | 第12-13页 |
·功能描述 | 第13-18页 |
·Broker功能描述 | 第13-17页 |
·Commsvr功能描述 | 第17页 |
·客户端功能描述 | 第17-18页 |
·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模板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第19-48页 |
·模板引擎在BROKER中的作用 | 第19-23页 |
·Broker的主要设计模式 | 第19-21页 |
·ACE的Reactor模式 | 第19-20页 |
·从Click中借鉴的设计模式 | 第20-21页 |
·模板引擎应用举例 | 第21-23页 |
·编译原理 | 第23-29页 |
·编译器结构 | 第23-27页 |
·编译器结构其他问题 | 第27-29页 |
·FLEX和BISON | 第29-32页 |
·FLEX | 第29-31页 |
·正则表达式的LEX约定 | 第29-30页 |
·LEX输入文件的格式 | 第30-31页 |
·BISON | 第31-32页 |
·PERL TEMPLATE TOOLKIT | 第32-34页 |
·关键技术分析 | 第34-48页 |
·词法器的设计 | 第35-41页 |
·BM算法 | 第35-37页 |
·词法器设计过程 | 第37-38页 |
·关键技术点 | 第38-41页 |
·语法器的设计 | 第41-44页 |
·设计过程 | 第41-43页 |
·输出结果 | 第43-44页 |
·解释器的设计 | 第44-47页 |
·设计过程 | 第45-46页 |
·输出结果 | 第46-47页 |
·CACHE机制 | 第47页 |
·纠错机制 | 第47-48页 |
第四章 COMMSVR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79页 |
·服务器高级技术研究 | 第48-58页 |
·Multi-process服务器 | 第48-49页 |
·一个请求/进程 | 第48-49页 |
·预创建进程 | 第49页 |
·Multi-thread服务器 | 第49-50页 |
·一个请求/线程 | 第49-50页 |
·线程池 | 第50页 |
·SPED服务器 | 第50-54页 |
·传统事件分派机制 | 第52-53页 |
·实时信号 | 第53页 |
·EPOLL | 第53-54页 |
·设计方案的选择 | 第54-55页 |
·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5-58页 |
·RCS的安全机制 | 第58-62页 |
·口令登录保护 | 第59-60页 |
·身份认证 | 第60-61页 |
·数据加密 | 第61-62页 |
·COMMSVR的模块划分 | 第62-63页 |
·通信协议 | 第63-66页 |
·BCP | 第63-65页 |
·CCP | 第65-66页 |
·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案 | 第66-70页 |
·高效的网络I/O策略 | 第66页 |
·对转发模式的设计分析 | 第66-67页 |
·对发送模式的设计分析 | 第67-68页 |
·Nagle算法和ACK Delay对系统实时性的影响分析 | 第68-70页 |
·核心数据结构定义 | 第70-71页 |
·连接控制块NCB(coNnection Control Block) | 第70-71页 |
·会话(Session) | 第71页 |
·核心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71-79页 |
·事件驱动模块 | 第71-73页 |
·Broker通信模块 | 第73-75页 |
·会话通信模块 | 第75-76页 |
·定时处理模块 | 第76-78页 |
·日志管理模块 | 第78-79页 |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9-86页 |
·测试目的和环境 | 第79页 |
·模板引擎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9-82页 |
·功能测试 | 第79-80页 |
·性能测试 | 第80-82页 |
·优化前后模板引擎性能比较 | 第80-81页 |
·模板引擎与同类产品性能比较 | 第81-82页 |
·COMMSVR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82-86页 |
·功能测试 | 第82-83页 |
·性能测试 | 第83-86页 |
·服务器转发延时测试 | 第83页 |
·突发模式下服务器负载测试 | 第83-84页 |
·冷热连接负载测试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