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螺杆压缩机垂直啮合副制造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立项背景 | 第9-10页 |
·螺杆压缩机简介 | 第10-15页 |
·螺杆压缩机的分类 | 第10-12页 |
·单螺杆压缩机的结构类型 | 第12-13页 |
·单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单螺杆压缩机的特点 | 第14-15页 |
·压缩机啮合副加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单螺杆压缩机啮合副加工技术的发展动态 | 第17-18页 |
·螺旋曲面垂直啮合副制造包络加工方法的特点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单螺杆压缩机垂直啮合副的制造包络铣削原理 | 第21-34页 |
·单螺杆压缩机啮合副的型线 | 第21-25页 |
·型线的种类及其加工方法 | 第21-23页 |
·啮合副型线的基本要求 | 第23页 |
·啮合副型线的确定 | 第23-25页 |
·转子螺杆制造包络铣削原理 | 第25-28页 |
·包络铣削加工的刀具 | 第25-26页 |
·转子螺杆包络铣削过程分析 | 第26-27页 |
·转子螺杆的包络铣削原理 | 第27-28页 |
·星轮齿廓曲面的成形原理研究 | 第28-33页 |
·传统的加工工艺方法 | 第28页 |
·星轮齿廓型面的新型制造技术 | 第28-33页 |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螺旋啮合副型面特征及数值仿真 | 第34-59页 |
·螺旋啮合副坐标系的建立 | 第34-35页 |
·转子螺杆螺旋槽曲面的型面特征模型 | 第35-43页 |
·螺杆螺旋槽侧面 | 第36-41页 |
·螺杆螺旋槽底面型面 | 第41-43页 |
·螺杆螺旋槽曲面的型面特征截形 | 第43-48页 |
·螺杆螺旋槽曲面的等X 截形 | 第44-45页 |
·螺杆螺旋槽曲面的等Y 截形 | 第45-46页 |
·螺杆螺旋槽曲面的等Z 截形 | 第46-47页 |
·螺杆螺旋槽曲面的外圆柱包络曲线 | 第47-48页 |
·星轮齿廓型面的理论方程 | 第48-50页 |
·螺杆螺旋槽底面型面成形分析 | 第50-52页 |
·刀具端面上接触情况分析 | 第50-51页 |
·螺杆螺旋槽底面上接触情况分析 | 第51-52页 |
·转子螺杆螺旋槽曲面的数值仿真 | 第52-58页 |
·啮合副已知参数 | 第52-53页 |
·转子螺杆螺旋槽曲面的数值仿真 | 第53-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转子螺杆包络铣削加工的实现 | 第59-69页 |
·转子螺杆包络铣削加工方案 | 第59-60页 |
·数控包络铣削加工装置 | 第60-61页 |
·转子螺杆的数控包络铣削加工 | 第61-62页 |
·转子螺杆螺旋槽曲面的修形 | 第62-63页 |
·加工实例 | 第63-68页 |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星轮齿廓型面的“运动啮合模”新型加工工艺 | 第69-80页 |
·星轮齿廓现有的加工方法 | 第69-70页 |
·“运动啮合模”新型加工工艺 | 第70-72页 |
·新型加工工艺方法 | 第70-71页 |
·“运动啮合模”加工工艺原理 | 第71-72页 |
·新型加工工艺的实现 | 第72-73页 |
·星轮试件物理性能与几何形状分析 | 第73-77页 |
·物理性能分析 | 第73-75页 |
·星轮试件的几何形状 | 第75-77页 |
·星轮成型加工试验 | 第77-78页 |
·本章小节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81-82页 |
·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完善的工作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