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6-7页 |
二、本文的内容体系 | 第7页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7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7-9页 |
第一章 关于格式塔心理学 | 第9-15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9页 |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 第9-15页 |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初创 | 第9-11页 |
二、关于“场”理论 | 第11-12页 |
三、关于“心物场”和“同型论”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格式塔与旅游审美体验 | 第15-26页 |
第一节 旅游审美的作用机理 | 第16-26页 |
一、旅游审美的生理基础 | 第16-18页 |
二、审美的心理感应机制 | 第18-21页 |
三、旅游审美中的格式塔要素 | 第21-23页 |
四、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审美原理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 第26-58页 |
第一节 整体论 | 第26-39页 |
一、整体论的基本理论 | 第26页 |
二、整体论与旅游审美的关系 | 第26-27页 |
三、整体论的作用原理 | 第27-32页 |
四、在旅游风景区的规划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把握 | 第32-39页 |
第二节 同型论 | 第39-43页 |
一、同型论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二、同型论的基本原理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动力场论 | 第43-58页 |
一、动力场论的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二、动力场与旅游审美的关系 | 第44-45页 |
三、关于“旅游场”的相关理论 | 第45-46页 |
四、旅游情景的划分 | 第46-50页 |
五、动力场的相关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 第50-5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一、专著 | 第61-62页 |
二、论文 | 第62-6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