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地下水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 | 第10-16页 |
·地下水曝气 | 第12-13页 |
·生物曝气 | 第13-14页 |
·井内曝气 | 第14-15页 |
·多相抽提 | 第15页 |
·可渗透生物反应格栅 | 第15-16页 |
·PRB 技术研究情况及进展 | 第16-22页 |
·PRB 的安装形式 | 第17页 |
·PRB 的结构类型 | 第17-19页 |
·PRB 的修复机理 | 第19-22页 |
·吸附反应格栅 | 第19页 |
·化学反应格栅 | 第19页 |
·氧化还原反应格栅 | 第19-21页 |
·生物降解反应格栅 | 第21-22页 |
·甲基叔丁基醚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 第22-29页 |
·MTBE 的使用起源 | 第22-23页 |
·MTBE 的环境化学行为及污染现状 | 第23-24页 |
·MTBE 的毒性研究 | 第24页 |
·MTBE 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MTBE 的去除技术 | 第25-29页 |
·物理方法 | 第25页 |
·化学方法 | 第25-27页 |
·生物降解法 | 第27-28页 |
·植物修复法 | 第28-29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9-31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功能微生物降解MTBE研究 | 第31-44页 |
·微生物的培养与驯化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32-33页 |
·分析方法与标准曲线 | 第33-3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温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pH 值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MTBE 初始浓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接种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微生物降解参数的拟合与验证 | 第39-43页 |
·Monond 参数拟合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实验方案 | 第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参数拟合结果 | 第42-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固定化载体——膨胀珍珠岩物性参数实验研究 | 第44-56页 |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 第44页 |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 第44-45页 |
·膨胀珍珠岩对 MTBE 吸附性能研究 | 第45-52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45-46页 |
·静态吸附等温线 | 第46-47页 |
·平衡吸附类型 | 第47-50页 |
·线性平衡吸附 | 第47页 |
·Freundlich 平衡吸附 | 第47-48页 |
·Langmiur 平衡吸附 | 第48页 |
·Temkin 平衡吸附 | 第48-50页 |
·吸附热力学函数计算 | 第50-52页 |
·膨胀珍珠岩水力传导系数测定 | 第52-55页 |
·水力传导系数测定理论依据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双层可渗透生物反应格栅去除 MTBE 实验研究 | 第56-64页 |
·实验方案 | 第56-57页 |
·恒定污染源制备 | 第57-58页 |
·释氧格栅实验及结果讨论 | 第58-59页 |
·降解格栅实验及结果讨论 | 第59-63页 |
·停留时间确定 | 第59-60页 |
·微生物固定化 | 第60-61页 |
·MTBE 去除效果 | 第61-62页 |
·DO 值的变化 | 第62页 |
·pH 值的变化 | 第62-63页 |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
附录一 培养基成分 | 第73页 |
附录二 菌体计数报告 | 第73-76页 |
附录三 Monod 参数拟合程序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