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模拟的典型植被热辐射方向性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7-8页 |
| ·几种典型的方向性反射模型简介 | 第8-13页 |
| ·热辐射方向性模型 | 第13-14页 |
| ·热辐射方向性的由来 | 第13页 |
| ·几种热辐射方向性模型 | 第13-14页 |
| ·现有模型及本文对土壤和植被的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计算机真实结构模型的研究 | 第17-33页 |
| ·真实结构3D模拟的主要方法 | 第17-22页 |
| ·分形方法 | 第17-20页 |
| ·利用专门的图形软件 | 第20-21页 |
| ·以植被生理模型为基础的方法 | 第21-22页 |
| ·粗糙土壤—植被真实结构的3D模拟 | 第22-33页 |
| ·模拟程序的思路及架构 | 第22-23页 |
| ·各类之间的关系及小麦“生成”过程 | 第23-25页 |
| ·结构测量数据的输入 | 第25-28页 |
| ·指定粗糙度的土壤生成 | 第28-32页 |
| ·不同粗糙度土壤的示意图 | 第32页 |
| ·有明显垄结构的土壤模拟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植被与光能相互作用的模型研究 | 第33-44页 |
| ·模型的选择 | 第33-35页 |
| ·辐射通量法 | 第35-36页 |
| ·组分温度的确定 | 第36-39页 |
| ·四分量法 | 第36-37页 |
| ·Cupid模型法 | 第37-39页 |
| ·RGM程序的移植和热辐射计算的补充 | 第39-44页 |
| ·解读RGM程序 | 第40-41页 |
| ·在RGM中增加对热辐射的计算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土壤—植被场景模拟与计算系统的应用 | 第44-64页 |
| ·地表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 第44-46页 |
| ·可见光波段BRF的模拟 | 第46-52页 |
| ·裸土的测量实验及模拟 | 第46-50页 |
| ·土壤与植被相结合的模拟 | 第50-52页 |
| ·热辐射方向性的研究 | 第52-64页 |
| ·试验与模拟的有关事项 | 第52-53页 |
| ·实验与模拟分析 | 第53-64页 |
| ·粗糙裸土的模拟热辐射与实测值对比 | 第53-57页 |
| ·用Cupid模型模拟组分温度,再带入模型计算 | 第57-60页 |
| ·粗糙土壤与植被的场景组合 | 第60-6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
| 在读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实验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