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
绪论 | 第1-16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9-14页 |
二、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傣族的历史文化概况和巴利语的基本问题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傣族历史文化概况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关于巴利语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巴利文与傣泐文的转写 | 第20-25页 |
第二章 傣语中巴利语借词的构成类型及特点 | 第25-48页 |
第一节 巴利语借词的构成类型 | 第25-33页 |
一、音译词 | 第25-31页 |
二、合璧词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巴利语借词的义类分析 | 第33-44页 |
第三节 巴利语借词的历时层次和共时层次 | 第44-48页 |
第三章 巴利语借词与傣语词汇的整合 | 第48-56页 |
第一节 语音的整合 | 第48-54页 |
第二节 词形的整合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巴利语借词对傣语词汇的影响 | 第56-73页 |
第一节 扩大了傣语词汇的宝库 | 第56-60页 |
一、扩大了傣语基本词、根词 | 第56-58页 |
二、增加了多音节词 | 第58-59页 |
三、巴利语词深入到傣语的俗语谚词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加深了书面语与口语的分化的程度 | 第60-64页 |
第三节 傣语方言比较和傣、泰巴利语借词比较 | 第64-68页 |
一、从傣语方言中的文化词看巴利语对版纳傣语的影响 | 第64-67页 |
二、西双版纳傣语与泰国语中的巴利语借词比较 | 第67-68页 |
第四节 巴利语借词与傣语固有词的互补与竞争 | 第68-73页 |
一、巴利语借词与傣语固有词的互补 | 第68-69页 |
二、巴利语借词与傣语固有词的竞争 | 第69-73页 |
第五章 《佛祖巡游记》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 | 第73-90页 |
第一节 《佛祖巡游记》概说 | 第73-78页 |
一、《佛祖巡游记》的版本 | 第73-74页 |
二、《佛祖巡游记》的源流 | 第74-76页 |
三、《佛祖巡游记》形成背景 | 第76-78页 |
第二节 《佛祖巡游记》中巴利语借词的特点 | 第78-83页 |
一、偈语 | 第78-79页 |
二、专有名词 | 第79-81页 |
三、佛教术语 | 第81-82页 |
四、音译一般词 | 第82-83页 |
第三节 《佛祖巡游记》中巴利语借词的功能 | 第83-88页 |
一、韵律调节功能 | 第83-85页 |
二、语义的反复与衬托功能 | 第85-86页 |
三、心理功能 | 第86-88页 |
第四节 研究《佛祖巡游记》的意义 | 第88-90页 |
第六章 从巴利语借词看南传佛教在傣语传承中的作用 | 第90-101页 |
第一节 宗教与语言的关系概说 | 第90-92页 |
第二节 南传佛教对傣语传承的作用 | 第92-101页 |
一、南传佛教通过文字典籍影响傣语传承 | 第94-96页 |
二、南传佛教通过佛寺教育影响语言传承 | 第96-97页 |
三、南传佛教通过宗教行为影响傣语传承 | 第97-98页 |
四、南传佛教通过语言观念影响傣语传承 | 第98-99页 |
五、宗教信仰的变迁对傣语传承的影响 | 第99-101页 |
结语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发表论文目录 | 第108-109页 |
作者声明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