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40页 |
| ·湿度的应用与控制 | 第12-14页 |
| ·湿度的定义与计算 | 第14-16页 |
| ·湿度测量方法 | 第16-21页 |
| ·传统测量方法 | 第17-19页 |
| ·现代传感器测湿技术 | 第19-21页 |
| ·湿敏材料与湿敏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 | 第21-27页 |
| ·离子型湿度传感器 | 第22页 |
| ·陶瓷型湿度传感器 | 第22-23页 |
| ·高分子型湿度传感器 | 第23-27页 |
| ·高分子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 第27-40页 |
| ·感湿机理 | 第27-28页 |
| ·湿敏元件的感湿特征参数 | 第28-32页 |
| ·高分子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研究情况 | 第32-37页 |
| ·论文的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 2 聚酰亚胺、醋酸丁酸纤维及复合湿敏元件感湿机理初探 | 第40-48页 |
| ·聚酰亚胺与醋酸丁酸纤维 | 第40-41页 |
| ·PI 及其感湿机理 | 第40页 |
| ·CAB 及其感湿机理 | 第40-41页 |
| ·高分子电容式湿敏元件的感湿机理 | 第41-44页 |
| ·水分子在高分子膜中的渗透行为机理 | 第44-48页 |
| ·水蒸气在膜中的渗透行为 | 第44-45页 |
| ·气体在均质聚合物膜中渗透 | 第45-48页 |
| 3 实验部分 | 第48-58页 |
| ·主要原料实验仪器 | 第48-50页 |
| ·湿敏元件的制备 | 第50-53页 |
| ·湿敏元件的设计 | 第50页 |
| ·真空镀膜工艺原理 | 第50-51页 |
| ·湿敏元件的制作过程 | 第51-53页 |
| ·上下电极厚度分析 | 第53页 |
| ·湿敏特性的测量 | 第53-58页 |
| ·湿敏特性测定方式 | 第53-54页 |
| ·湿度的发生 | 第54-58页 |
| 4 聚酰亚胺(PI)湿敏材料的研究 | 第58-90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实验 | 第58-60页 |
| ·聚酰胺酸(PAA)的制备 | 第58页 |
| ·聚酰亚胺(PI)的制备 | 第58-60页 |
| ·聚酰亚胺湿敏元件的制备 | 第60页 |
| ·聚酰亚胺的制备和表征 | 第60-63页 |
| ·聚酰亚胺的制备反应原理 | 第60-61页 |
| ·聚酰亚胺的表征 | 第61-63页 |
| ·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分析及亚胺化温度确定 | 第63-69页 |
| ·聚酰胺酸的DSC-TG 分析 | 第63-64页 |
| ·聚酰胺酸亚胺化温度的确定 | 第64-69页 |
| ·PI 的湿敏特性测定 | 第69-73页 |
| ·响应时间 | 第69页 |
| ·灵敏度 | 第69-71页 |
| ·非线性误差和湿度量程 | 第71页 |
| ·湿滞 | 第71页 |
| ·温度系数 | 第71-72页 |
| ·长期稳定性 | 第72页 |
| ·PI 的湿敏特性小结 | 第72-73页 |
| ·各因素对PI 湿敏元件特性的影响 | 第73-87页 |
| ·加热温度对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73-76页 |
| ·膜厚对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76-80页 |
| ·热膨胀对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80-82页 |
| ·PI 的耐污染性研究 | 第82-84页 |
| ·老化处理对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84-87页 |
| ·小结 | 第87-90页 |
| 5 醋酸丁酸纤维(CAB)湿敏材料的研究 | 第90-114页 |
| ·引言 | 第90页 |
| ·实验 | 第90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90页 |
| ·CAB 湿敏元件的制备 | 第90页 |
| ·醋酸丁酸纤维素DSC-TG 分析 | 第90-91页 |
| ·CAB 的湿敏特性测定 | 第91-95页 |
| ·响应时间 | 第91-92页 |
| ·灵敏度 | 第92-93页 |
| ·非线性误差和湿度量程 | 第93页 |
| ·湿滞 | 第93页 |
| ·温度系数 | 第93-94页 |
| ·长期稳定性 | 第94页 |
| ·CAB 的湿敏特性小结 | 第94-95页 |
| ·各因素对CAB 湿敏元件特性的影响 | 第95-111页 |
| ·不同醇类添加剂对CAB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95-97页 |
| ·热处理温度对CAB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97-102页 |
| ·膜厚对CAB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102-106页 |
| ·热膨胀对CAB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 ·CAB 的耐污染性研究 | 第107-109页 |
| ·老化处理对CAB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 ·小结 | 第111-114页 |
| 6 PI/CAB 复合薄膜湿敏材料的研究 | 第114-130页 |
| ·引言 | 第114页 |
| ·实验 | 第114-116页 |
| ·共混复合湿敏元件的制作 | 第114-115页 |
| ·层间复合湿敏元件的制作 | 第115页 |
| ·共混CAB+PI 的DSC-TG 分析 | 第115-116页 |
| ·共混复合和层间复合湿敏元件的湿敏特性 | 第116-120页 |
| ·灵敏度 | 第116-117页 |
| ·非线性误差和湿度量程 | 第117-118页 |
| ·湿滞 | 第118页 |
| ·温度系数 | 第118-119页 |
| ·长期稳定性 | 第119-120页 |
| ·CAB+PI 和CAB/PI 湿敏元件的湿敏特性小结 | 第120页 |
| ·各因素对CAB+PI 和CAB/PI 湿敏元件特性的影响 | 第120-127页 |
| ·热处理温度对CAB+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 ·不同膜厚比对CAB/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 ·热膨胀对CAB+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 ·CAB+PI 和CAB/PI 湿敏元件的耐污染性研究 | 第125-126页 |
| ·老化处理对CAB+PI 和CAB/PI 湿敏特性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 ·CAB+PI、CAB/PI、CAB 和PI 薄膜材料湿敏特性比较与分析 | 第127-128页 |
| ·小结 | 第128-130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2页 |
| 致谢 | 第132-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38页 |
| 附录 | 第138-160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160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