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厦漳龙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内容提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目录第5-8页
第一章 综述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第8-9页
  1.1.2 区域旅游合作极大地拓宽了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第9页
  1.1.3 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第9页
  1.1.4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塑造的要求第9-10页
  1.1.5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简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体系第12-14页
 1.4 研究意义第14页
  1.4.1 理论意义第14页
  1.4.2 实践意义第14页
 1.5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5.1 实地调研与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第14-15页
  1.5.2 系统全面和重点突出相结合的方法第15页
  1.5.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旅游合作基础理论研究第16-26页
 2.1 概念认知体系第16-18页
  2.1.1 旅游区域第16页
  2.1.2 区域旅游第16-17页
  2.1.3 区域旅游合作第17-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6页
  2.2.1 旅游区位理论第18-20页
  2.2.2 旅游系统理论第20-22页
  2.2.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22-24页
  2.2.4 经济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第24-25页
  2.2.5 博弈论第25-26页
第三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与新模式第26-30页
 3.1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类型第26-29页
  3.1.1 从旅游区域角度分类第26页
  3.1.2 从旅游主体角度分类第26-29页
 3.2 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模式第29-30页
第四章 厦漳龙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构想第30-54页
 4.1 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背景(SWOT分析)第30-40页
  4.1.1 区域旅游合作优势第30-33页
  4.1.2 区域旅游合作劣势第33-37页
  4.1.3 区域旅游合作机遇第37-38页
  4.1.4 区域旅游合作挑战第38-40页
 4.2 区域旅游合作的指导思想第40页
 4.3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原则第40-42页
  4.3.1 自愿参与原则第41页
  4.3.2 市场主导原则第41页
  4.3.3 开放公平原则第41页
  4.3.4 优势互补原则第41页
  4.3.5 互利共赢原则第41页
  4.3.6 持续发展原则第41-42页
 4.4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内容第42-50页
  4.4.1 优化配置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区域旅游产品第42-44页
  4.4.2 共同塑造区域旅游形象,树立区域旅游品牌第44-46页
  4.4.3 联手开拓区域旅游市场,实行区域整体营销第46-48页
  4.4.4 统筹协调区域旅游行业,实现区域统一管理第48-50页
 4.5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战略措施第50-54页
  4.5.1 以规划为龙头第50页
  4.5.2 以企业为主体第50页
  4.5.3 以市场为导向第50-51页
  4.5.4 以投资为纽带第51页
  4.5.5 以政策为保障第51-52页
  4.5.6 以信息为平台第52-53页
  4.5.7 以创新为动力第53-54页
第五章 博弈分析:厦漳龙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第54-67页
 5.1 区域旅游合作的博弈基础——走出“囚徒困境”第54页
 5.2 区域旅游合作的博弈分析第54-56页
 5.3 区域旅游合作的隐忧第56-57页
 5.4 共赢性合作博弈机制的建立第57-64页
  5.4.1 博弈与合作共赢思想第57-61页
  5.4.2 共赢性合作博弈机制内容体系第61-64页
 5.5 区域旅游合作管理机制一般模型第64-67页
  5.5.1 区域旅游合作前的三个前提第65页
  5.5.2 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四个约束第65-66页
  5.5.3 区域旅游合作后的三个保降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第67-71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67-68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68-70页
 6.3 有待完善的工作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中文摘要第74-76页
附录第76-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型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以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
下一篇:禽(鸡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