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用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城市规划立法问题研究

引言第1-11页
一、城市规划及其立法概述第11-19页
 (一) 城市规划及其相关概念第11-16页
  1. 城市规划的含义第11-12页
  2. 城市规划的分类第12-15页
  3. 城市规划的法律特征第15-16页
 (二) 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与发展第16-18页
 (三) 城市规划法的起源与基本矛盾第18-19页
二、我国城市规划法的理论基础第19-28页
 (一) 我国行政法学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第19-20页
  1. 管理理论第19页
  2. 控权理论第19页
  3. 平衡理论第19-20页
 (二) 城市规划法应选择平衡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1. 管理论或控权论不能作为城市规划法的理论基础第20-21页
  2. 平衡论作为城市规划法的理论基础的原因第21-24页
 (三) 城市规划法的平衡机制第24-28页
  1. 权力与权利的总体平衡第24-26页
  2. 权力与权利的结构平衡第26-28页
三、我国城市规划立法现状与问题第28-36页
 (一) 我国城市规划立法的产生与发展第28-30页
  1. 第一阶段(1977——1989)第28-29页
  2. 第二阶段(1990——)第29-30页
 (二) 我国城市规划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6页
  1. 立法指导思想上的失衡第30-31页
  2. 规划制定制度的失衡第31-33页
  3. 规划实施与监管制度的失衡第33-35页
  4. 权利救济与权力监督制度的失衡第35-36页
四、我国城市规划法立法框架的平衡建构第36-53页
 (一) 立法指导思想第36页
 (二) 立法基本原则第36-37页
  1. 权力平衡原则第36-37页
  2. 程序正当和公众参与原则第37页
  3. 信赖保护原则第37页
  4. 规划公开原则第37页
 (三) 基本制度设计第37-53页
  1. 规划制定制度第37-46页
  2. 规划实施与监管制度第46-51页
  3. 权利救济与权力监督制度第51-5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3-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校、家庭、同伴在青春期性教育中作用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染菌口腔印模的消毒及其对模型尺寸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