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文化概述 | 第11-12页 |
1.2.1 文化 | 第12页 |
1.2.2 政治文化 | 第12页 |
1.3 本课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写作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1 文化是民主的基础和本源 | 第13页 |
1.4.2 民主文化的培养是民主建设的必要条件 | 第13-14页 |
1.4.3 对儒家文化的剖析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 第14页 |
1.5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科学的认识民主及民主化 | 第16-28页 |
2.1 民主的本质、特征、要素 | 第16-24页 |
2.1.1 民主的本质 | 第16-18页 |
2.1.2 民主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3 民主的要素 | 第19-24页 |
2.2 文化与民主 | 第24-26页 |
2.2.1 文化对民主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2 民主文化与民主意识 | 第25-26页 |
2.3 民主化的含义与特征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儒家文化栓桔下的中国民主艰难之旅 | 第28-43页 |
3.1 对儒家政治文化的分析 | 第28-36页 |
3.1.1 儒家政治文化的基础 | 第28-31页 |
3.1.2 儒家政治文化的特征 | 第31-35页 |
3.1.3 儒家政治文化对中国民主的消极影响 | 第35-36页 |
3.2 儒家伦理价值对民主发展的阻碍作用 | 第36-40页 |
3.2.1 仁爱的内涵及儒家文化伦理价值的本质 | 第36-38页 |
3.2.2 儒家伦理是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 | 第38-40页 |
3.3 儒家哲学中创造性因素对中国民主思想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督教文化的洗礼与西方民主思想的演进 | 第43-61页 |
4.1 科学民主制的萌芽—古希腊的民主制 | 第43-44页 |
4.2 西方民主发展的双翼—自然法思想和理性主义 | 第44-48页 |
4.2.1 民主思想的哲学核心自然法 | 第44-45页 |
4.2.2 理性主义的政治思维 | 第45-48页 |
4.3 对基督教与西方民主之间关系的理性分析 | 第48-56页 |
4.3.1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支柱 | 第48-51页 |
4.3.2 基督教二元政治观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 第51-56页 |
4.4 基督教文化中法治思想对民主的促进作用 | 第56-60页 |
4.4.1 法治的含义与历史 | 第57-58页 |
4.4.2 西方民主发展地保证—西方法治社会中的制度主义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儒家文化的现代建构与21世纪中国民主建设 | 第61-73页 |
5.1 儒家文化的现代建构 | 第61-64页 |
5.1.1 吸收与借鉴先进文化是儒家文化重构的主要方式 | 第61-62页 |
5.1.2 儒家哲学观的现代转向 | 第62-64页 |
5.2 建立以德法合治为基础的中国民主—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升华 | 第64-72页 |
5.2.1 德治与“人治” | 第64-66页 |
5.2.2 对儒家文化德治思想的分析 | 第66-67页 |
5.2.3 对儒家德治思想的现代建构 | 第67-70页 |
5.2.4 现代中国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德法合治 | 第70-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