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下的商务“关系”概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节 关系研究的起源和概况 | 第8页 |
第二节 关系研究与营销理论的结合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目的与架构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架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比较研究—文献探讨与评价 | 第13-25页 |
第一节 “关系”的相关概念解析 | 第13-15页 |
一、关系的定义 | 第13页 |
二、关系的内涵分析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西方商务“关系”的研究视角 | 第15-20页 |
一、关系营销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关系营销的理论源头 | 第16页 |
三、关系营销理论构念 | 第16-17页 |
四、关系模型的研究视角 | 第17-20页 |
第三节 中外关系及关系营销之比较 | 第20-22页 |
一、类似之处 | 第20页 |
二、不同之处 | 第20-22页 |
第四节 中国商务“关系”构念的文献研究 | 第22-25页 |
一、涉及关系量表的文献回顾 | 第22-23页 |
二、文献研究的不足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质化研究—内容分析与专题组访谈 | 第25-30页 |
第一节 内容分析 | 第25-2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26-27页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27页 |
第二节 专题组访谈 | 第27-30页 |
一、研究过程 | 第27-28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28-29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量化研究—中国本土商务“关系”量表的建构 | 第30-39页 |
第一节 形成问卷的程序 | 第30-33页 |
一、预试性研究 | 第30-32页 |
二、正式研究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33-38页 |
一、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二、信度检验 | 第36-37页 |
三、效度检验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结论探讨 | 第38-39页 |
一、关系问卷结构的研究结果 | 第38页 |
二、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关系”概念体系的建立 | 第39-48页 |
第一节 关系的构念分类体系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关系的描述性指标体系 | 第41-43页 |
一、关系内涵和关系形式 | 第41页 |
二、关系形式的衡量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关系的功能性指标体系 | 第43-48页 |
一、关系价值与关系的功能性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二、关系收益 | 第44-45页 |
三、关系成本 | 第45-48页 |
第六章 后续研究架构 | 第48-5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 第48-49页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第48页 |
二、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关系后续研究的框架 | 第49-55页 |
一、关系的理论模式—静态的分析 | 第49-51页 |
二、关系的形成和构建—动态的分析 | 第51-55页 |
附件一 | 第55-57页 |
附件二 | 第57-61页 |
附件三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