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网络编码 | 第8-10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 | 第10-11页 |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 | 第13-31页 |
·引言 | 第13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发展概况 | 第13-19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13-16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现状以及进展 | 第16-19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19-22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 | 第19-21页 |
·有限域上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基本实现方式 | 第21-22页 |
·基于3 时隙联合Turbo 码-网络编码 | 第22-27页 |
·系统模型 | 第23页 |
·网络编码构造的三种方式 | 第23-27页 |
·非对称速率的双向中继信道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第27-30页 |
·系统模型 | 第28页 |
·不对称速率机制的传输与接收结构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一种新颖的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 第31-43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系统模型 | 第32-34页 |
·基于QAM 的物理层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联合设计 | 第34-38页 |
·信道编码的设计 | 第34-35页 |
·QAM 星座映射的设计 | 第35-38页 |
·误比特率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信道编码、调制技术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 第43-58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系统模型 | 第44-45页 |
·基于TCM 的信道编码与PNC 联合设计 | 第45-53页 |
·TCM 的设计 | 第45-49页 |
·中继节点的叠加信号的星座映射 | 第49-50页 |
·信道解码和PNC 的联合设计 | 第50-53页 |
·误比特率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系统信道容量分析 | 第54-55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