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通信网理论论文

基于协作分集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协作通信技术的发展第8-9页
   ·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背景与发展趋势第9-11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第11-15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5-17页
第二章 协作通信技术第17-33页
   ·无线中继网络第17-19页
     ·单向中继网络第17-18页
     ·双向中继网络第18-19页
   ·协作分集的传输方案第19-22页
     ·AF 传输方案第19-20页
     ·DF 传输方案第20-21页
     ·编码协作CC第21-22页
     ·去噪转发DNF第22页
   ·协作中继选择第22-28页
     ·中继选择算法的评价标准第23页
     ·中继选择算法的分类第23-25页
     ·常用的中继选择算法第25-28页
   ·分集技术第28-32页
     ·接收分集技术第29-30页
     ·发射分集技术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第33-47页
   ·网络编码技术第33-39页
     ·网络编码基本原理第33-35页
     ·网络编码的构造第35-36页
     ·线性网络编码第36-37页
     ·网络编码的优势第37-39页
   ·网络编码对协作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第39-46页
     ·系统模型第40-41页
     ·系统性能分析第41-43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第47-68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概述第47-52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基本概念第47-51页
     ·模拟网络编码第51-52页
     ·无线网络中基于MPSK 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第52页
   ·机会式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第52-58页
     ·系统模型第53页
     ·AF 传输模型第53-55页
     ·DF 传输模型第55-56页
     ·性能仿真第56-58页
   ·双中继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第58-67页
     ·系统模型与方案描述第58-61页
     ·性能分析第61-64页
     ·数值结果及讨论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8页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附录A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无线通信中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研究
下一篇:无线通信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