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8-10页 |
1.2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一个动态“讨价还价”模型的拓展 | 第15-28页 |
2.1 对PHILLIPE AGION,POL ANTRAS和ELHANAN HELPMAN模型的简介 | 第15-16页 |
2.2 模型拓展—针对“完全一体化剩余”假定的讨论 | 第16-19页 |
2.3 对多个国家,多个区域性经济组织情况下的进一步推导 | 第19-26页 |
2.3.1 自由贸易区规模:只存在一个自由贸易区——完全垄断情形 | 第21-23页 |
2.3.2 多个国家、多个自由贸易区的情况——一个Stackeberg均衡 | 第23-26页 |
2.4 考虑到“一国参与多个经济组织”这一现实情况后对模型的重新思考 | 第26-28页 |
第3章 现实中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外部性 | 第28-40页 |
3.1 对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外部性的现实考量 | 第28-34页 |
3.1.1 现实数据的粗略比较 | 第28-30页 |
3.1.2 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1.3 样本、数据与方法 | 第31-32页 |
3.1.4 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第32-34页 |
3.2 案例分析: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 对“一国参与多个区域性经济组织”的现实考察 | 第36-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我国参与区域性经济组织的现状和战略对策研究 | 第40-46页 |
4.1 我国与同区域国家的贸易格局和东亚各国经济合作现状 | 第41-42页 |
4.2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研究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A | 第52-54页 |
附录B 注释 | 第54-56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