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基于损伤的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研究及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混凝土损伤理论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3 混凝土破坏准则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5-17页
第二章 基于损伤的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第17-38页
 2.1 基于损伤的一维受压动态本构模型第17-23页
  2.1.1 静态本构模型第17-20页
  2.1.2 应变率强化因子第20-22页
  2.1.3 损伤弱化因子第22-23页
  2.1.4 基于损伤的一维动态本构模型第23页
 2.2 基于损伤的一维受拉动态本构模型第23-25页
  2.2.1 受拉静态本构模型第23-24页
  2.2.2 应变率强化因子第24页
  2.2.3 损伤弱化因子第24-25页
  2.2.4 基于损伤的一维动态本构模型第25页
 2.3 基于损伤的三维动态本构模型第25-36页
  2.3.1 混凝土动态破坏准则第26-30页
  2.3.2 一维本构模型的切线弹性模量第30-31页
  2.3.3 拉应力指标第31-32页
  2.3.4 非线性指标第32-34页
  2.3.5 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等效一维弹性模量第34-35页
  2.3.6 基于损伤的三轴动态本构模型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基于损伤的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及动态破坏准则的参数确定第38-62页
 3.1 用于本构模型参数拟合的试验数据第38-42页
  3.1.1 单轴抗压试验数据第38-39页
  3.1.2 单轴抗拉试验数据第39-40页
  3.1.3 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3.2 基于损伤的动态本构模型的参数确定第42-57页
  3.2.1 正交设计第43-46页
  3.2.2 BP神经网络第46-49页
  3.2.3 受拉模型的BP网络参数拟合第49-53页
  3.2.4 受压模型的BP网络参数拟合第53-55页
  3.2.5 基于损伤的拉、压动态本构模型的进一步验证第55-57页
 3.3 动态 W-W五参数破坏准则的参数确定第57-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2-77页
 4.1 程序简介第62-64页
  4.1.1 程序功能第62-63页
  4.1.2 程序分析步骤概述第63-64页
 4.2 单元模型第64-66页
 4.3 动力平衡方程及求解第66-69页
  4.3.1 动力平衡方程第66-67页
  4.3.2 非线性问题的动力求解第67-69页
 4.4 单轴拉、压试验数值计算内容及其结果第69-73页
  4.4.1 数值计算内容第69-70页
  4.4.2 有限元模型及输入信息第70-71页
  4.4.3 数值计算结果第71-73页
 4.5 三弯点梁试验数值计算内容及其结果第73-75页
  4.5.1 数值计算内容第73页
  4.5.2 有限元模型及输入信息第73-75页
  4.5.3 数值计算结果第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80页
 5.1 基本结论第77-78页
 5.2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压助力转向器试验台信号采集系统的建立及转向器系统分析
下一篇:汉泰称谓语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