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粉体的表面改性 | 第9页 |
·接触角 | 第9-10页 |
·接触角的测量 | 第10-11页 |
·薄板毛细渗透技术测定粉体表面的接触角 | 第11-12页 |
·立题依据 | 第12-13页 |
第二部分 毛细渗透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毛细渗透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带有次级微孔的多孔介质中的毛细渗透方程 | 第15-17页 |
·不同体系的特定毛细渗透方程 | 第17-19页 |
·固体表面能组成的测定 | 第19-21页 |
第三部分 实验 | 第21-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薄板的制备 | 第23页 |
·吸附量和毛细渗透曲线的测定 | 第23-25页 |
第四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25-48页 |
·液体在硅胶颗粒表面的接触角和硅胶表面能成分的确定 | 第25-35页 |
·烷烃对空白硅胶板和预接触硅胶板渗透速率差异分析 | 第25-30页 |
·液体在硅胶颗粒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30-33页 |
·硅胶颗粒的表面能组成 | 第33-35页 |
·液体在氧化铝颗粒表面的接触角和氧化铝表面能成分的测定 | 第35-38页 |
·液体在氧化铝颗粒表面的接触角 | 第35-38页 |
·氧化铝颗粒总表面能和表面能组成的计算 | 第38页 |
·液体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接触角和氢氧化镁表面能成分的测定 | 第38-41页 |
·液体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的接触角 | 第38-41页 |
·氢氧化镁粉体表面能和表面能成分的计算 | 第41页 |
·改性氢氧化镁颗粒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能成分的测定 | 第41-48页 |
·硬脂酸钠改性氢氧化镁薄板有效半径 R 的确定 | 第42-43页 |
·硬脂酸钠改性氢氧化镁粉体表面能成分的计算 | 第43-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