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物对硝酸铵钝化改性的研究
| 1 前言 | 第1-19页 |
| ·概述 | 第10页 |
| ·硝酸铵的特性 | 第10-12页 |
| ·多晶现象 | 第11页 |
| ·吸湿性 | 第11页 |
| ·结块性 | 第11页 |
| ·硝酸铵的化学性质 | 第11-12页 |
| ·硝酸铵热稳定性研究 | 第12-14页 |
| ·硝酸铵的热分解 | 第12-13页 |
| ·硝酸铵的热分解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低温长时间恒温热分解法 | 第13页 |
| ·高温短时间恒温热分解法 | 第13页 |
| ·不等温热分解法 | 第13页 |
| ·绝热分解法 | 第13页 |
| ·快速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第13-14页 |
| ·炸药起爆机理 | 第14页 |
| ·硝酸铵钝化的机理研究 | 第14-15页 |
| ·非爆炸性研究 | 第14页 |
| ·不可还原性研究 | 第14-15页 |
| ·钝化机理 | 第15页 |
| ·钝化途径 | 第15页 |
| ·丙烯酸的性质和应用 | 第15-17页 |
| ·丙烯酸的物理性质 | 第15页 |
| ·丙烯酸的化学性质 | 第15-16页 |
| ·丙烯酸的应用 | 第16页 |
| ·丙烯酸作为钝化剂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 ·硝酸铵钝化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方向和方案设计 | 第17-19页 |
| 2 实验 | 第19-32页 |
|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合成 | 第19-21页 |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19页 |
| ·聚合机理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 ·粘度的测定 | 第21页 |
| ·丙烯酸均聚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1-24页 |
| ·单体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 第22页 |
| ·引发剂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讨论 | 第24页 |
| ·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合成 | 第24-27页 |
| ·共聚物的性质 | 第24页 |
| ·共聚物的制备 | 第24-25页 |
| ·共聚机理 | 第25-26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 ·单体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 第28页 |
| ·单体摩尔比对粘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分子量调节剂对粘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其他因素对粘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中和度 | 第30页 |
| ·亚硫酸氢钠浓度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3 钝化剂的应用和分析 | 第32-51页 |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32-42页 |
| ·DSC(差示扫描量热法) | 第32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 ·DSC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第32页 |
| ·DSC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 ·DSC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 第33页 |
| ·聚合物钝化改性的热稳定性 | 第33-42页 |
|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33-34页 |
| ·分析结果和数据计算 | 第34-41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 ·抗压强度的分析 | 第42-48页 |
| ·抗压强度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和仪器 | 第42-43页 |
| ·抗压强度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讨论 | 第48页 |
| ·吸湿性分析 | 第48-51页 |
| ·实验方法和仪器 | 第48-4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 ·讨论 | 第50-51页 |
| 4 结论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