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5页
英文摘要第15-18页
前言第18-36页
第一章 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与研究第36-59页
 1.仪器、试剂与动物第36页
 2.实验方法第36-41页
     ·胰岛素体外分析方法学的建立第37-38页
       ·吸收波长的确定第37-38页
     ·色谱条件第38页
     ·标准曲线的配制第38页
     ·回收率考察第38页
     ·精密度考察第38页
     ·检测限和定量限第38页
     ·未复合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第38-39页
       ·制备方法第38-39页
     ·正交试验优化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第39页
     ·含胰岛素的壳聚糖纳米粒的性质考察第39页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纳米粒包封率的影响第39页
     ·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条件与工艺的考察第39-40页
       ·制备工艺第39-40页
     ·空白对照第40页
     ·胰岛素复合率的测定第40页
     ·胰岛素复合物制备工艺的选择第40-41页
       ·不同pH值的壳聚糖复合第40页
     ·壳聚糖与胰岛素质量比对两者复合率的影响第40-41页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不同对复合率的影响第41页
     ·壳聚糖与胰岛素的浓度对复合率的影响第41页
     ·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的DSC和红外分析第41页
 3.结果第41-51页
     ·分析方法的确立第41-43页
       ·色谱条件的确立第41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1-42页
     ·精密度考察第42页
     ·回收率考察第42页
     ·检测限和定量限第42-43页
     ·含有胰岛素的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第43-44页
       ·正交试验优化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第43页
     ·含胰岛素的壳聚糖纳米粒的性质考察第43页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纳米粒包封率的影响第43-44页
     ·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第44-46页
       ·胰岛素复合率的测定第44页
     ·不同pH值的壳聚糖复合第44-45页
     ·壳聚糖与胰岛素质量比对两者复合率的影响第45页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不同对复合率的影响第45页
     ·壳聚糖与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第45-46页
     ·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的鉴别第46-51页
 4.讨论第51-56页
 5.本章小结第56-57页
 6.参考文献第57-59页
第二章 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制备与研究第59-85页
 1.仪器与试药第59-60页
 2.实验方法第60-64页
     ·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制备第60页
     ·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第60页
     ·制备工艺的优化第60-61页
     ·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的考察第61-62页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影响第61页
       ·胰岛素溶液酸碱度对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影响第61页
       ·表面活性剂对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影响第61页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61页
       ·复合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1-62页
       ·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影响因素第62页
     ·肠溶材料浓度的选择第62页
       ·肠溶材料溶剂的选择(无水乙醇、丙酮比例的变化)第62页
       ·冷冻干燥工艺的考察第62页
       ·添加剂种类的影响第62页
       ·添加剂的加入量的影响第62页
     ·肠溶包衣纳米粒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第62-64页
       ·外观第62-63页
       ·粒径测定第63页
       ·Zeta电势测定第63页
       ·体外释药研究第63-64页
         ·碱性释放介质中胰岛素的释放第63页
         ·酸性介质中的释放行为的影响因素第63页
         ·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对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第63页
         ·不同粒径对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第63-64页
 3.实验结果第64-75页
     ·EICCN制备工艺的优化第64-66页
       ·正交设计优化EICCN的制备工艺第64页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EICCN的影响第64-65页
       ·胰岛素溶液酸碱度对EICCN制备的影响第65页
       ·表面活性剂对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影响第65页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65-66页
       ·复合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6页
     ·EICCN制备的影响因素第66-68页
       ·肠溶材料的影响第66-67页
       ·肠溶材料浓度的选择第67页
       ·肠溶材料溶剂的选择(无水乙醇、丙酮比例的变化)第67-68页
       ·冷冻干燥工艺的考察第68页
         ·添加剂种类的影响第68页
         ·添加剂的加入量的影响第68页
     ·肠溶包衣纳米粒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第68-72页
       ·外观第68-71页
       ·粒径第71-72页
       ·Zeta电势测定第72页
     ·体外释药第72-75页
       ·碱性释放介质中胰岛素的释放第72-73页
       ·酸性介质中的释放行为第73-74页
       ·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对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第74页
       ·不同粒径对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第74-75页
 4.讨论第75-82页
     ·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制备第75-78页
     ·冷冻支持剂的影响第78页
     ·各因素对EICCN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第78-79页
     ·胰岛素从复合物纳米粒中释放机制的初步研究第79-82页
 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6.参考文献第83-85页
第三章 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在大鼠体内的降糖作用研究第85-122页
 1.仪器与试药第85页
 2.实验方法第85-89页
     ·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测定第86页
     ·EICCN在正常大鼠体内的降血糖作用第86-87页
     ·EICCN在禁食正常大鼠体内的降糖作用第86-87页
       ·不同剂量EICCN在禁食正常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果比较第87页
     ·正常大鼠在正常饮食条件下的降血糖作用第87页
     ·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作用的初步研究第87-88页
     ·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建立第87页
       ·EICCN在禁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作用第87-88页
     ·模型大鼠正常饮食条件下的降血糖作用第88页
       ·单剂量给药的降糖效果第88页
         ·多剂量给药的降血糖效果第88页
       ·酶抑制剂对EICCN的降糖作用的影响第88页
       ·酶抑制剂对EICCN单剂量给药降糖效果的影响第88页
         ·酶抑制剂对纳米粒多剂量给药降糖效果的影响第88页
     ·EICCN和ICCN给正常大鼠口服后血清胰岛素浓度的测定第88-89页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的浓度第89页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的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9页
     ·实验方法第89页
 3.实验结果第89-102页
     ·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测定第89页
     ·EICCN在正常大鼠体内的降血糖作用第89-93页
       ·EICCN在禁食正常大鼠体内的降糖作用第89-90页
       ·不同剂量EICCN在正常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果比较第90-91页
       ·EICCN在正常大鼠正常饮食条件下的降血糖作用第91-93页
     ·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作用的初步研究第93-99页
       ·EICCN在禁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作用第93-94页
       ·模型大鼠正常饮食条件下的降血糖作用第94-97页
         ·单剂量给药的降糖效果第94-95页
         ·多剂量给药的降血糖效果第95-97页
       ·酶抑制剂对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降糖作用的影响第97-99页
         ·酶抑制剂对纳米粒单剂量给药降糖效果的影响第97-98页
         ·酶抑制剂对纳米粒多剂量给药降糖效果的影响第98-99页
     ·大鼠口服EICCN和ICCN后血清胰岛素浓度的测定第99-102页
 4.讨论第102-105页
     ·皮下注射给药第102页
     ·口服未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第102-103页
     ·口服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第103-104页
     ·口服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并且加入酶抑制剂组第104-105页
   ·正常大鼠口服ICCN和EICCN的药动学第105页
 5.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6.参考文献第106-122页
全文结论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接骨木提取物抗骨质疏松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