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26页 |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动态 | 第20-24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2 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6-55页 |
| 2.1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26-32页 |
| 2.2 离散单元法数值分析建模 | 第32-35页 |
| 2.3 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特征 | 第35-53页 |
| 2.4 小结 | 第53-55页 |
| 3 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系统动力学特征的识别 | 第55-86页 |
| 3.1 概述 | 第55-56页 |
| 3.2 混沌的特征与定义 | 第56-58页 |
| 3.3 混沌的判据和准则 | 第58-62页 |
| 3.4 功率谱分析 | 第62-69页 |
| 3.5 表征巷道稳定性混沌吸引子的分维特征 | 第69-72页 |
| 3.6 描述巷道围岩系统动力学性态的变量 | 第72-75页 |
| 3.7 计算最大Lyaponuv指数过程中参数的确定 | 第75-76页 |
| 3.8 时间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值的计算 | 第76-84页 |
| 3.9 小结 | 第84-86页 |
| 4 综放沿空巷道稳定性的混沌动力学评价 | 第86-90页 |
| 4.1 传统巷道稳定性的分类方法 | 第86-87页 |
| 4.2 综放沿空巷道稳定性的混沌动力学评价 | 第87-89页 |
| 4.3 小结 | 第89-90页 |
| 5 工程实例 | 第90-96页 |
| 5.1 煤柱的合理宽度设计 | 第90-92页 |
| 5.2 工程实例分析 | 第92-96页 |
| 6 主要结论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