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近海赤潮藻自动化生化分析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研制
| 1 引言 | 第1-12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9-10页 |
| ·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2 自动化生化分析工作站生化分析原理及流程 | 第12-17页 |
| ·生化分析原理 | 第12-15页 |
| ·海洋浮游藻类检测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 ·基于形态学特征的分析方法 | 第12页 |
| ·基于细胞色素的检测方法 | 第12页 |
| ·基于分子探针的检测技术 | 第12-13页 |
| ·基于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的微藻检测技术 | 第13-15页 |
| ·生化分析流程 | 第15-17页 |
| 3 自动化生化分析工作站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17-26页 |
| ·工作站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 ·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18-23页 |
| ·工作站仪器整合 | 第18-19页 |
| ·工作站系统柔性设计 | 第19-21页 |
| ·支持系统扩展 | 第19-20页 |
| ·生化分析流程可变 | 第20-21页 |
| ·水样并行分析 | 第21页 |
| ·工作站机械手路径规划 | 第21-22页 |
| ·工作站机械手任务调度管理 | 第22-23页 |
| ·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 第23-26页 |
| 4 自动化生化分析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6-47页 |
| ·主控制器系统电路设计 | 第26-38页 |
| ·无源底板电路设计 | 第26页 |
| ·主机板电路设计 | 第26-28页 |
| ·伺服运动控制板电路设计 | 第28-31页 |
| ·温度控制板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 ·液位(行程)检测板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 ·开关量输出板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 ·步进电机驱动板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 ·差动信号输出板电路设计 | 第37页 |
| ·带光电隔离开关量板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 ·主控制器系统CPLD内部硬件逻辑设计 | 第38-47页 |
| ·伺服运动控制板CPLD内部硬件逻辑设计 | 第38-42页 |
| ·地址分配及译码电路 | 第38-39页 |
| ·机械手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接口电路 | 第39-41页 |
| ·机械手运动限位控制电路 | 第41-42页 |
| ·温度控制板CPLD内部硬件逻辑设计 | 第42-43页 |
| ·步进电机驱动板CPLD内部硬件逻辑设计 | 第43-45页 |
| ·差动信号输出板CPLD内部硬件逻辑设计 | 第45页 |
| ·光电限位开关检测板CPLD内部硬件逻辑设计 | 第45-47页 |
| 5 自动化生化分析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71页 |
| ·主控制器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65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47-63页 |
| ·主程序流程 | 第48页 |
| ·通讯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 ·仲裁、任务调度管理程序设计 | 第49-54页 |
| ·仪器模块程序设计 | 第54-61页 |
| ·机械手模块程序 | 第54-55页 |
| ·海水采样预处理模块程序 | 第55-58页 |
| ·基因扩增仪模块程序 | 第58-59页 |
| ·酶标盘储库管理模块程序 | 第59-60页 |
| ·摇床模块程序 | 第60-61页 |
| ·电子移液器键盘操作程序 | 第61页 |
| ·子程序设计 | 第61-63页 |
|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63-65页 |
| ·定时器溢出中断服务程序 | 第63-65页 |
| ·串口接收中断服务程序 | 第65页 |
| ·串口发送完成中断服务程序 | 第65页 |
| ·步进电机原位检测中断服务程序 | 第65页 |
| ·上位PC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65-71页 |
| ·工作站监控界面 | 第66-67页 |
| ·机械手坐标标定界面 | 第67页 |
| ·系统上电预处理界面 | 第67-69页 |
| ·系统测试界面 | 第69页 |
| ·系统故障处理界面 | 第69-70页 |
| ·实时参数下传界面 | 第70-71页 |
| 6 部分控制子系统设计 | 第71-73页 |
| ·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 | 第71页 |
| ·基因扩增仪中半导体制冷/加热片温度控制系统 | 第71-73页 |
| 7 课题展望 | 第73-75页 |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展望 | 第73-75页 |
| ·主控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73-74页 |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 第74-75页 |
| ·仪器整合展望 | 第75页 |
| 8 结论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实物图片 | 第79-8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