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产业经济学论文

反垄断:交易费用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论第9-19页
 第一节 选题第9-10页
 第二节 文献回顾第10-13页
 第三节 概念、方法和结构第13-16页
  一、基本概念第13-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页
  三、论文结构第14-16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若干不足第16-18页
 注释第18-19页
第一章 竞争理论述评第19-36页
 第一节 完全竞争:反垄断的意义所在第19-23页
  一、完全竞争模式第19-21页
  二、垄断模式第21-22页
  三、垄断危害和反垄断的意义第22-23页
 第二节 动态竞争:完全竞争的补充第23-27页
  一、熊彼特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二、熊彼特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第24-26页
  三、其它动态竞争理论第26-27页
 第三节 有效竞争:反垄断的现实目标第27-32页
  一、有效竞争于传统竞争理论的发展第28-29页
  二、有效竞争的标准第29-31页
  三、有效竞争理论的意义与缺陷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页
 注释第32-36页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述评第36-55页
 第一节 SCP范式:反垄断的基本框架第36-42页
  一、SCP范式的核心——市场结构第36-38页
  二、完整与发展的SCP范式第38-40页
  三、SCP范式与反垄断实践第40-42页
 第二节 芝加哥学派:理论价值远逊于实践影响第42-45页
  一、芝加哥学派的基本观点第42-43页
  二、芝加哥学派的逻辑困境第43-45页
  三、芝加哥学派的启示第45页
 第三节 新产业组织学:重要的参考价值第45-50页
  一、新产业组织学于垄断的论证第45-46页
  二、新产业组织学于反垄断的影响第46-48页
  三、新产业组织学运用于反垄断的局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页
 注释第50-55页
第三章 市场力量与反垄断:一个交易费用的框架第55-107页
 第一节 威廉姆森于反垄断分析的贡献第55-61页
  一、交易费用的方法第55-58页
  二、交易费用方法于反垄断的分析第58-60页
  三、总结与启示第60-61页
 第二节 交易费用:非效率式市场力量的来源第61-66页
  一、模糊的反垄断中的“垄断”第61-62页
  二、交易费用:市场力量的一种来源第62-64页
  三、“非效率”式与“效率”式市场力量之间的联系第64-66页
  四、总结与启示第66页
 第三节 交易费用:治理市场力量的约束第66-71页
  一、市场的自发治理第67-68页
  二、反垄断法下的多方治理第68-69页
  三、政府管制第69-70页
  四、一个市场力量治理的简明框架第70页
  五、总结与启示第70-71页
 第四节 梳理一些问题:交易费用框架的运用第71-80页
  一、驳“反垄断阻碍企业发展”论第72-74页
  二、反垄断法是规制行政垄断的可行途径第74-78页
  三、反垄断:不仅仅只反垄断行为第78-79页
  四、总结与启示第79-80页
 第五节 反垄断必要性的经验性证明第80-96页
  一、关于利润率和集中度等关系的假设第80-85页
  二、样本与数据第85页
  三、实证分析第85-91页
  四、补充:以汽车产业为样本的研究第91-96页
  五、总结与启示第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注释第97-107页
第四章 交易费用:支持反垄断规制的一面第107-127页
 第一节 可竞争市场、进入壁垒与非效率式市场力量第107-111页
  一、可竞争市场第107-108页
  二、进入壁垒与非效率式市场力量第108-110页
  三、总结与启示第110-111页
 第二节 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与交易费用第111-118页
  一、关于进入壁垒和规模经济的争论第111-112页
  二、模型第112-118页
  三、结论与启示第118页
 第三节 案例分析:宝洁公司案第118-123页
  一、案例背景的简单介绍第118-119页
  二、案例的判罚第119页
  三、判罚的质疑第119-121页
  四、模型的应用第121-122页
  五、案例分析的启示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页
 注释第123-127页
第五章 交易费用:否定反垄断制裁的一面第127-150页
 第一节 关于企业行为的分析:以纵向行为为例第127-132页
  一、早期的主流解释——“垄断”第127-128页
  二、关于纵向行为的分析第128-131页
  三、总结第131-132页
 第二节 纵向行为、交易费用与反垄断第132-139页
  一、纵向行为与交易费用第132页
  二、模型第132-138页
  三、结论与启示第138-139页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上海移动公司案第139-144页
  一、案例的前景介绍第139-140页
  二、已有分析的介绍第140-142页
  三、模型的应用第142-144页
  四、案例分析的启示第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页
 注释第144-150页
第六章 市场力量的反垄断法规制:交易费用的考察第150-203页
 第一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第150-163页
  一、超高定价第150-155页
  二、惊夺性定价第155-160页
  三、价格歧视第160-162页
  四、总结第162-163页
 第二节 联合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第163-173页
  一、联合行为总论第163-168页
  二、水平限制:以固定价格等为例第168-171页
  三、纵向限制:以转售价格维持等为例第171-173页
  四、总结第173页
 第三节 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第173-186页
  一、合并的原因、效应与治理机制的选择第174-176页
  二、反垄断法于企业合并的消极规制第176-182页
  三、反垄断法于企业合并的积极规制第182-185页
  四、总结第185-186页
 本章小结第186页
 注释第186-203页
结束语第203-204页
参考文献第204-218页
致谢第218-219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219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219页

论文共2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
下一篇:中枢神经组织损伤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