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网络分析、电力系统分析论文

新型谐波抑制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30页
 §1.1 皆波抑制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11-14页
 §1.2 工业电网有源电力滤波器方案及其应用研究中几个关键技术第14-18页
  §1.2.1 有源滤波器方案第14-17页
  §1.2.2 目前有源电力滤波器应用研究的几个关键技术第17-18页
 §1.3 民用电网的谐波抑制以及相关节能关键技术第18-25页
  §1.3.1 变频家电谐波抑制技术第18-20页
  §1.3.2 单相交流输入三相交流输出变频家电调速系统节能技术第20-25页
 §1.4 本文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30页
  §1.4.1 本文选题的意义第25页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30页
第2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滤波性能与控制稳定性分析第30-50页
 §2.1 引言第30-33页
 §2.2 传统串联型APF的控制稳定性机理分析第33-39页
  §2.2.1 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定性分析第33-37页
  §2.2.2 串联型APF自身控制的稳定性定量分析第37-39页
 §2.3 新型串联混合有源滤波器控制技术第39-40页
 §2.4 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第40-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50页
第3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有源部分容量削减控制技术研究第50-74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一般原理第51-53页
 §3.3 新型高性能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第53-59页
  §3.3.1 原理框图第53-55页
  §3.3.2 耦合变压器的特性分析第55-56页
  §3.3.3 控制策略及其实现第56-59页
 §3.4 三种SHAPF和PPF谐波抑制性能的对比第59-64页
 §3.5 新型SHAPF自身稳定性分析第64-67页
 §3.6 新型SHAPF有源部分容量分析第67-68页
 §3.7 新型SHAPF实验结果第68-70页
 §3.8 本章小结第70-74页
第4章 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逆变器效率以及一种新型主动式谐波治理技术的研究第74-115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可升压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第75-83页
  §4.2.1 传统三相电压源逆变器以及主要脉宽调制技术第76-78页
  §4.2.2 可升压自然软开关变流器工作机理第78-82页
  §4.2.3 直流电压分析第82-83页
 §4.3 三相逆变器线电压调制度定义与锯齿载波调制第83-90页
  §4.3.1 三相逆变器线电压调制度定义第84-86页
  §4.3.2 锯齿载波调制第86-88页
  §4.3.3 基于锯齿载波空间电压矢量法的自然软开关逆变器控制实现第88-90页
 §4.4 可升压自然软开关逆变器的控制特性分析第90-97页
  §4.4.1 升压控制特性第90-91页
  §4.4.2 三种直通模式第91-93页
  §4.4.3 升压电感的电流应力分析第93-95页
  §4.4.4 逆变器电流应力分析第95-97页
 §4.5 自然软开关逆变器设计实例实验研究第97-100页
 §4.6 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在谐波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第100-111页
  §4.6.1 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在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方面的应用分析第100-105页
  §4.6.2 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在中小功率等级主动式谐波治理方面的应用分析第105-111页
 §4.7 本章小结第111-115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115-119页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第115-117页
   ·研究展望第117-119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19-120页
附录第120-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购合约中限制谈判条款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平面二次映射的一些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