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ta和sb401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Ⅰ 文献综述第11-30页
 1 植物基因转化的主要技术路线第11-16页
   ·目的基因的制备和克隆第12页
   ·克隆载体的构建及向感受态细胞导入第12-14页
     ·粘性末端连接第13页
     ·平末端连接第13页
     ·同聚物加尾连接第13页
     ·人工接头连接第13-14页
   ·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第14页
   ·植物工程载体的构建与筛选第14页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和介导系统的建立第14页
   ·转化后植物组织的筛选、再生、培育第14-15页
   ·外源目的基因整合的鉴定第15页
   ·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第15页
   ·转基因植物表型、代谢及生物学鉴定第15-16页
   ·转基因植物遗传稳定性分析、环境生态效应分析第16页
 2 目前油菜转基因的主要方法第16-17页
 3 几种常用植物基因转化方法比较第17-22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第17-19页
     ·根癌农杆菌T_i质粒介导遗传转化的原理第17-19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及进展第19页
   ·PEG法第19页
   ·电击法第19-20页
   ·基因枪法第20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20-21页
   ·注射法第21页
     ·显微注射法第21页
     ·直接注射法第21页
   ·脂质体介导法第21-22页
 4 油菜基因转化中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第22-23页
   ·选择标记基因第22页
   ·报告基因第22-23页
 5 油菜转基因的遗传特性第23-24页
   ·外源基因的表达调控第23-24页
     ·组成型启动子第23页
     ·器官特异性表达启动子第23-24页
     ·损伤诱导型启动子第24页
   ·外源基因沉默第24页
   ·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及传递规律第24页
 6 油菜转基因育种的应用第24-27页
   ·油菜抗虫基因工程育种第24-25页
   ·油菜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第25-26页
   ·抗除草剂育种第26-27页
   ·油菜作为生物反应器第27页
 7 半夏凝集素(PTA)等植物凝集素的抗性机理第27-28页
 8 菜籽油(饼)的开发利用第28-29页
 9 本研究的立题设想第29-30页
Ⅱ 材料与方法第30-41页
 1 实验材料第30-34页
   ·受体材料第30页
   ·菌株、质粒和基因第30-31页
   ·培养基第31-32页
     ·用于细菌培养的YEB培养基和下胚轴培养的MS基本培养基的配置第31-32页
     ·用于下胚轴再生的培养基第32页
     ·用于下胚轴农杆菌转化的几种培养基第32页
   ·酶、PCR引物和药品第32-33页
     ·酶和引物第32页
     ·主要药品试剂第32-33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3页
   ·重要实验溶液第33-34页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液第33页
     ·质粒DNA提取液第33页
     ·电泳溶液第33-34页
     ·Southern blotting溶液(1L)第34页
 2 实验方法第34-41页
   ·下胚轴的再生第34-35页
     ·无菌苗获得第34页
     ·下胚轴的再生第34-35页
   ·农杆菌的转化第35-36页
     ·农杆菌的培养第35页
     ·潮霉素敏感性试验第35页
     ·下胚轴预培养第35页
     ·下胚轴与农杆菌共培养第35-36页
     ·下胚轴脱菌培养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第36页
     ·筛选分化及生根第36页
   ·转基因植株的移栽及大田管理第36页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第36-41页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第36-38页
       ·用于PCR检测的转基因植株微量DNA提取第36-37页
       ·PCR反应扩增体系溶液第37页
       ·PCR引物序列、反应条件及目的片段大小第37页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7-38页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第38-41页
Ⅲ 结果分析第41-51页
 1 油菜下胚轴再生体系的优化第41-43页
 2 农杆菌转化体系的优化第43-46页
   ·潮霉素敏感性试验结果第43页
   ·预培养对转化的影响第43-44页
   ·农杆菌浓度、重悬及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44-45页
   ·转化后共培养时间的确定第45页
   ·不同抗生素的脱菌效果及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第45-46页
   ·AgNO_3、GA_3对芽苗分化的影响第46页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第46页
 3 炼苗移栽第46-47页
 4 转基因Hyg抗性植株的获得及分子检测第47-51页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第47-48页
   ·Southern blotting分析第48-49页
   ·转基因植株田间表现第49-51页
Ⅳ 讨论第51-53页
 1 下胚轴可再生细胞部位的探索第51页
 2 AgNO3的作用机理第51-52页
 3 下胚轴分化再生率和转化率的相关性第52页
 4 外源基因的表达第52-53页
Ⅴ 本实验的后续设想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缩略词表第58-59页
论文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贵金属铱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