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域子空间的CDMA移动台定位抗多径时延估计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t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蜂窝网络定位技术 | 第8-15页 | 
| 1.2.1 蜂窝无线定位系统 | 第8-10页 | 
| 1.2.2 基本定位技术 | 第10-13页 | 
| 1.2.3 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 第13-15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4 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TDOA定位技术 | 第18-30页 | 
| 2.1 无线信道模型 | 第18-23页 | 
| 2.1.1 Hata模型 | 第18-19页 | 
| 2.1.2 信道短期衰落与长期衰落模型 | 第19-20页 | 
| 2.1.3 COST259模型 | 第20-22页 | 
| 2.1.4 COST207模型 | 第22-23页 | 
| 2.2 TDOA定位技术 | 第23-25页 | 
| 2.2.1 TDOA估计算法 | 第23-24页 | 
| 2.2.2 基于TDOA的定位算法 | 第24-25页 | 
| 2.3 TDOA技术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 2.3.1 CDMA网络简介 | 第25-27页 | 
| 2.3.2 CDMA系统中TDOA技术的优势 | 第27-28页 | 
| 2.3.3 CDMA系统中TDOA技术的应用 | 第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多径环境下的时延估计技术 | 第30-41页 | 
| 3.1 电波的多径传播 | 第30-32页 | 
| 3.2 多径对无线定位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3 时延估计信号模型 | 第33-35页 | 
| 3.3.1 信道冲击响应 | 第33-34页 | 
| 3.3.2 使用扩频码进行时延估计 | 第34-35页 | 
| 3.4 时延估计技术 | 第35-4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MUSIC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 第41-54页 | 
| 4.1 基本MUSIC算法 | 第41-43页 | 
| 4.2 信号的解相关 | 第43-44页 | 
| 4.3 多径功率延迟函数 | 第44-46页 | 
| 4.4 算法仿真分析 | 第46-53页 | 
| 4.4.1 仿真模型 | 第46-47页 |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ESPRIT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 第54-66页 | 
| 5.1 基本ESPRIT算法 | 第54-56页 | 
| 5.2 多径时延估计的ESPRIT算法 | 第56-57页 | 
| 5.3 改进的ESPRIT算法 | 第57-58页 | 
| 5.4 算法仿真分析 | 第58-65页 | 
| 5.4.1 仿真模型 | 第58页 |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抗多径技术在CDMA网络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 第66-76页 | 
| 6.1 概述 | 第66页 | 
| 6.2 应用于主动定位系统 | 第66-72页 | 
| 6.2.1 系统组成与网络结构 | 第66-70页 | 
| 6.2.2 定位系统信号处理流程 | 第70-72页 | 
| 6.3 应用于被动定位系统 | 第72-75页 | 
| 6.3.1 系统组成与网络结构 | 第72-74页 | 
| 6.3.2 定位系统信号处理流程 | 第74-75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6-78页 | 
|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 7.2 进一步的工作和建议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缩略词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