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e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1.1 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 | 第8-9页 |
1.2 Fanc L基因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3 Ggn基因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4 GGNBP2基因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5 TCDD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11-13页 |
1.6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及原理 | 第13-19页 |
1.6.1 酵母双杂交技术(yeast two-hybrid system) | 第13-14页 |
1.6.2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 第14页 |
1.6.3 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 | 第14-15页 |
1.6.4 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技术 | 第15-16页 |
1.6.5 GST-pull down技术 | 第16-17页 |
1.6.6 免疫共沉淀技术 | 第17-18页 |
1.6.7 间接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2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GGNBP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其检测 | 第20-40页 |
1 实验材料、器材与方法 | 第20-35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21-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2.1 GGNBP2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5-36页 |
2.2 GGNBP2的原核表达[表达产物命名为 His-GGNBP2(NP) | 第36页 |
2.3 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 | 第36-37页 |
2.4 对pPROEX-HTa/GGNBP2(NP)表达洗涤后包含体进一步纯化 | 第37页 |
2.5 制备 His-GGNBP2(NP)抗原亲和柱,从 His-GGNBP2(NP)兔多抗血清中纯化 GGNBP2相应抗体 | 第37-38页 |
2.6 纯化后 GGNBP2多抗的质量检测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GGN1/GGN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其检测 | 第40-45页 |
1 实验材料、器材与方法 | 第40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2.1 GGN3的原核表达质粒 | 第40页 |
2.2 PGEX-4T1/GGN3的原核表达(表达产物命名为 GST-GGN3) | 第40-41页 |
2.3 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 | 第41页 |
2.4 pPROEX-HTa/ GGN3的原核表达(表达产物命名为 His-GGN3) | 第41-42页 |
2.5 使用镍离子螯和柱对 His-GGN3包含体直接纯化 | 第42页 |
2.6 制备 His-GGN3抗原亲和柱,从 His-GGN3兔多抗血清中纯化 GGN1/GGN3相应抗体 | 第42-43页 |
2.7 纯化后 GGN3/GGN1多抗的质量检测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pEGFP-N2/GGN1稳定表达 CHO细胞系的建立 | 第45-49页 |
1 实验材料、器材与方法 | 第45-4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2.1 EGFP荧光显示筛选获得了较纯的GGN1稳定表达 CHO细胞系 | 第46-47页 |
2.2 WB确定 EGFP/GGN1融合蛋白在筛选细胞内的正确表达 | 第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GGNBP2基因的表达及其蛋白产物性质的初探 | 第49-61页 |
1 实验材料、器材与方法 | 第49-5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9-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2.1 GGNBP2蛋白质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 | 第56-57页 |
2.2 Northern Blotting分析 GGNBP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第57页 |
2.3 RT-PCR鉴定 GGNBP2在不同组织中存在不同的剪接方式 | 第57-58页 |
2.4 Northern Blotting分析 GGNBPZ在不同时期睾丸中的表达 | 第58页 |
2.5 GGNBP2及 GGN1蛋白可能存在未知的修饰方式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GGN1/GGN3与GGNBP2的相互作用 | 第61-67页 |
1 实验材料、器材与方法 | 第61-6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2.1 酵母共转化证明GGN1/GGN3与GGNBP2的相互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区域 | 第63页 |
2.2 细胞共定位证明GGN1/GGN3与 GGNBP2的相互作用 | 第63-64页 |
2.3 免疫共沉淀证明GGN1/GGN3与GGNBP2的相互作用 | 第64页 |
2.4 免疫共沉淀证明睾丸组织内GGN1与 GGNBP2的相互作用 | 第64-65页 |
3 讨论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一)实验构建质粒 | 第72-73页 |
附录(二)主要试剂溶液的配置 | 第73-75页 |
附录(三)使用引物及合成 DNA片段 | 第75-76页 |
附录(四)实验方法总结 | 第76-77页 |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