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目前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 第8-10页 |
·世界人口老龄化 | 第8-9页 |
·我国人口老龄化 | 第9-10页 |
·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特殊国策,特殊国情 | 第10-11页 |
·退休引起的变化 | 第11页 |
·老年人养老模式分析 | 第11-15页 |
·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居家养老 | 第11-12页 |
·社会养老模式 | 第12-13页 |
·方兴未艾的老年公寓 | 第13-15页 |
·老人日托中心 | 第15页 |
·老年康复院 临终关怀医院 护理之家 | 第15页 |
·国外老年公寓的发展概况 | 第15-25页 |
·欧洲国家 | 第15-18页 |
·亚洲 | 第18-21页 |
·美国 | 第21-25页 |
第2章 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及行为特征 | 第25-33页 |
·老年人的分类及特点 | 第25-26页 |
·按年龄划分(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划分的通用标准) | 第25页 |
·按身体状况划分 | 第25页 |
·联合国对老年人分类标准 | 第25-26页 |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第26-28页 |
·感知能力退化 | 第26-27页 |
·神经系统功能退化 | 第27页 |
·肌肉及骨骼系统的变化 | 第27-28页 |
·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 | 第28页 |
·抗病能力退化 | 第28页 |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 第28-29页 |
·生理机能的衰退对心理的影响 | 第28-29页 |
·引起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社会因素 | 第29页 |
·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 | 第29-31页 |
·老年人出行活动特征 | 第29-30页 |
·老年人的活动领域 | 第30页 |
·老年人的活动特性 | 第30-31页 |
·老年人户外活动类型 | 第31-33页 |
第3章 老年人对交往空间的特殊需求 | 第33-40页 |
·老年人交往的重要性 | 第33页 |
·交往的社会属性 | 第33页 |
·交往是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 第33页 |
·交往形式的分类 | 第33-34页 |
·影响老人交往的因素 | 第34-36页 |
·空间距离与交往 | 第34-35页 |
·尺度与交往 | 第35页 |
·空间质量与交往 | 第35-36页 |
·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 | 第36页 |
·老年人对交往空间的特殊需求 | 第36-38页 |
·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设计目标 | 第38-40页 |
第4章 老年公寓交往空间实例调研及总结 | 第40-61页 |
·郑州市老年公寓 | 第40-45页 |
·概况 | 第40页 |
·调研分析 | 第40-43页 |
·调研总结 | 第43-45页 |
·郑州市爱馨老年康乐苑 | 第45-51页 |
·概况 | 第45-46页 |
·调研分析 | 第46-48页 |
·调研总结 | 第48-51页 |
·郑州市晚晴山庄老年公寓 | 第51-56页 |
·概况 | 第51-52页 |
·调研分析 | 第52-55页 |
·改进建议 | 第55-56页 |
·河南省青龙山老年百寿园 | 第56-61页 |
·概况 | 第56-57页 |
·调研分析及评价 | 第57-61页 |
第5章 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层次性分析 | 第61-78页 |
·交往空间的层次 | 第61-62页 |
·公共空间 | 第62-63页 |
·入口空间 | 第62-63页 |
·临界空间 | 第63页 |
·半公共与半私密空间 | 第63-69页 |
·走廊空间 | 第63-64页 |
·楼梯间 | 第64-65页 |
·室内活动室 | 第65-67页 |
·老年公寓内设置“街道” | 第67-68页 |
·阳光室、温室 | 第68-69页 |
·私密空间 | 第69-72页 |
·居室 | 第69-70页 |
·窗户 | 第70-71页 |
·阳台 | 第71-72页 |
·老年公寓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 第72-78页 |
·步行道的设计 | 第72-73页 |
·户外空间的层次 | 第73页 |
·绿化 | 第73-74页 |
·座椅 | 第74-76页 |
·内庭院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