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票据丧失救济制度解读 | 第9-19页 |
一、 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内涵 | 第9-14页 |
二、 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4-16页 |
三、 国外及台湾地区票据丧失的救济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构成 | 第19-30页 |
一、 挂失止付制度 | 第19-22页 |
二、 公示催告制度 | 第22-27页 |
三、 普通诉讼制度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若干模糊和争议问题探析 | 第30-38页 |
一、 未写明代理付款人的转账银行汇票的公示催告问题 | 第30-32页 |
二、 空白票据丧失的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问题 | 第32-34页 |
三、 超过法定提示付款期限的票据丧失时的救济问题 | 第34-35页 |
四、 超过票据时效的票据丧失的救济问题 | 第35-36页 |
五、 失票人取得除权判决或普通诉讼判决后的追索权问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8-49页 |
一、 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无效的质疑 | 第39-40页 |
二、 公示催告的合理期间探析 | 第40-42页 |
三、 公示催告公告方式的局限及完善 | 第42-43页 |
四、 救济主体的局限与扩展 | 第43-44页 |
五、 除权判决撤销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44-45页 |
六、 票据到期提存制度的缺失与创建 | 第45-47页 |
七、 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的泛滥与防范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