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文献评述 | 第13-18页 |
·研究设想及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设想 | 第18页 |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2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概念与特征 | 第19-22页 |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界定 | 第19-20页 |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特征 | 第20-22页 |
3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第22-30页 |
·网络形成的文化背景分析 | 第22-28页 |
·家族及泛家族主义文化的影响 | 第24-25页 |
·儒家文化、佛教等思想的影响 | 第25-26页 |
·集权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26-28页 |
·网络的形成机制 | 第28-29页 |
·网络的发展机制 | 第29-30页 |
4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效应分析 | 第30-37页 |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积极效应 | 第30-35页 |
·网络促进创新的发生 | 第30-32页 |
·知识与创新 | 第30-31页 |
·网络促进知识流动与扩散 | 第31-32页 |
·知识流动、激活实现模仿性创新 | 第32页 |
·网络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 | 第32-33页 |
·网络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 第33页 |
·网络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 | 第33-34页 |
·网络促进企业家的涌现和成长 | 第34-35页 |
·网络的空间效应:带动区域发展 | 第35页 |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消极效应 | 第35-37页 |
·网络主体间的信任危机 | 第35-36页 |
·妨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第36页 |
·使企业产生惰性,联系范围狭小 | 第36-37页 |
·使企业锁定在地方 | 第37页 |
5 加强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建设的制度思考 | 第37-44页 |
·制度创新是解决中小企业网络所产生消极效应的内在要求 | 第37-38页 |
·制度创新的目标-建立学习型区域 | 第38-40页 |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第40-41页 |
·中部农区中小企业网络的正式制度创新 | 第41-44页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分工向纵深发展 | 第41-42页 |
·制定合理的制度,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的横向合作 | 第42页 |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 | 第42页 |
·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 第42-44页 |
6 案例分析 | 第44-57页 |
·桑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44-45页 |
·桑坡村羊皮加工的本地网络 | 第45-47页 |
·羊皮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及经营模式 | 第45-46页 |
·桑坡村羊皮加工的本地网络 | 第46-47页 |
·桑坡村羊皮加工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第47-52页 |
·网络形成的文化背景分析 | 第47-49页 |
·网络的形成机制 | 第49-50页 |
·网络的发展机制 | 第50-52页 |
·桑坡村羊皮加工网络的效应分析 | 第52-55页 |
·网络的积极效应 | 第52-54页 |
·网络的消极效应 | 第54-55页 |
·完善桑坡村羊皮加工网络的建议 | 第55-57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