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 第9-12页 |
(一)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9-10页 |
(二)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现实意义 | 第10-12页 |
1 、 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 第10页 |
2 、 减轻学生古文学习的负担 | 第10-11页 |
3 、 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 第11页 |
4 、 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 第11-12页 |
二、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 第12-20页 |
(一)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基本方法 | 第12-18页 |
1 、 掌握汉字文化蕴涵和汉字知识的基本方法 | 第12-15页 |
2 、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基本方法 | 第15-18页 |
(二)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18-20页 |
1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18-19页 |
2 、 阐释内容的择优性原则 | 第19页 |
3 、 以字义教学为核心原则 | 第19-20页 |
4 、 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 | 第20页 |
三、 探讨汉字文化蕴涵改进汉字教学的示例 | 第20-30页 |
(一) 从汉字文化蕴涵来看表盛器汉字的教学 | 第20-23页 |
1 、 国之重器--“鼎” | 第21-22页 |
2 、 修身之器--“壶” | 第22页 |
3 、 古代酒杯--“爵” | 第22-23页 |
4 、 万用量具--“斗” | 第23页 |
(二) 从汉字文化蕴涵来看表婚姻汉字的教学 | 第23-26页 |
1 、 从群婚风俗看“姓”、“后”等字的教学 | 第24页 |
2 、 从掠夺婚俗看“婚”、“娶”等字的教学 | 第24-25页 |
3 、 从聘娶风俗看“嫁”、“孟”等字的教学 | 第25-26页 |
(三) 从汉字文化蕴涵来看表审美汉字的教学 | 第26-30页 |
1 、 从味觉审美看“美”、“羞”、“义”等字的教学 | 第26-28页 |
2 、 从听觉审美看“喜”、“乐”、“娱”等字的教学 | 第28-29页 |
3 、 从视觉审美看“好”、“媚”、“妖”等字的教学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