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 前言 | 第1-9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 二、本研究的基础 | 第12-19页 |
| 1. 合作学习的含义 | 第12页 |
| 2、初中数学知识的特点 | 第12-13页 |
| 3、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13-16页 |
| 3.1 初中生的一般年龄特征 | 第13-14页 |
| 3.2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14-16页 |
| 4、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 | 第16-17页 |
| 5.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5.1 群体动力理论 | 第17页 |
| 5.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7-18页 |
| 5.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18页 |
| 5.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 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 第19-36页 |
| 1、作为组织者 | 第19-26页 |
| 1.1 明确学习目标 | 第20页 |
| 1.2 选择恰当素材 | 第20-23页 |
| 1.3 进行合理分组 | 第23-24页 |
| 1.4 创设问题情境 | 第24-25页 |
| 1.5 营造合作氛围 | 第25-26页 |
| 2、作为合作者 | 第26-31页 |
| 2.1 观察学生动态 | 第27-28页 |
| 2.2 倾听学生声音 | 第28-29页 |
| 2.3 交流思维过程 | 第29-30页 |
| 2.4 分享学习成果 | 第30-31页 |
| 3、作为引导者 | 第31-36页 |
| 3.1 鼓励学生参与 | 第31-33页 |
| 3.2 激活已有知识 | 第33-35页 |
| 3.3 启发学生反思 | 第35-36页 |
| 四、回顾与思考 | 第36-38页 |
| 4.1 体会到了友情 | 第36-37页 |
| 4.2 感受到了自尊 | 第37页 |
| 4.3 增强了自信 | 第37页 |
| 4.4 提高了能力 | 第37页 |
| 4.5 提高了成绩 | 第37-38页 |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