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6-30页 |
·农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持续快速发展 | 第16-20页 |
·蔬菜出口呈增长态势,且增长潜力较大 | 第20-21页 |
·蔬菜害虫发生严重,为害加剧,制约蔬菜产业的发展 | 第21-22页 |
·蔬菜农药残留的超标、产品出口受阻和食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 第22-25页 |
·害虫防治技术以化学防治为主,施药器械落后,害虫抗药性加剧 | 第25-27页 |
·传统推广方法不适应当前的形势,综合防治技术到位率低 | 第27页 |
·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必须要开展蔬菜害虫综合治理 | 第27-28页 |
·研究课题来源 | 第28-30页 |
2 研究和推广工作的主要内容、预期的效益 | 第30-32页 |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和天敌调查 | 第30页 |
·蔬菜害虫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第30页 |
·秋甘蓝、秋花菜害虫不同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 | 第30页 |
·新农药的试验筛选、示范、推广 | 第30页 |
·研究新型WS-16型手动喷雾器防治蔬菜害虫的喷洒技术 | 第30页 |
·建立有效示范推广机制,推广应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 | 第30页 |
·制订无公害蔬菜系列标准 | 第30页 |
·项目实施的预期效益与综合评估 | 第30-32页 |
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2-43页 |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种类与发生规律 | 第32页 |
·十字花科蔬菜天敌种群、发生规律与控害作用调查 | 第32-33页 |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寄生天敌种类 | 第32页 |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调查 | 第32页 |
·不同防治措施对天敌种群的影响 | 第32页 |
·菜田蜘蛛主要种类和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对蜘蛛发生影响的研究 | 第32-33页 |
·菜田蜘蛛主要种类和自然种群季节消长 | 第32-33页 |
·菜田蜘蛛的自然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 第33页 |
·防治措施对菜田蜘蛛发生的影响 | 第33页 |
·蔬菜害虫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第33-35页 |
·栽培措施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的影响 | 第33-34页 |
·青菜套种芋艿对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调查 | 第33页 |
·青菜套种芋艿对斜纹夜蛾的控害效果调查 | 第33-34页 |
·青菜套种芋艿控害距离调查 | 第34页 |
·诱虫灯的诱杀效果研究 | 第34页 |
·诱虫灯对斜纹夜蛾等害虫的诱杀作用 | 第34页 |
·诱虫灯与芋艿组合对诱杀斜纹夜蛾效果 | 第34页 |
·昆虫性信息素对蔬菜害虫的诱集效果研究 | 第34-35页 |
·防虫网的防虫效果 | 第35页 |
·秋甘蓝害虫不同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 第35-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5页 |
·试验农药种类与处理 | 第35-36页 |
·生物农药 | 第36页 |
·化学农药 | 第36页 |
·甘蓝生育期、推荐用药次数与防治指标 | 第36-37页 |
·试验调查 | 第37-38页 |
·害虫种群数量动态调查及防治决策 | 第37页 |
·天敌数量调查 | 第37页 |
·甘蓝包球率、产量及品质测定 | 第37-38页 |
·秋花菜害虫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 第38-40页 |
·试验设计与生育期划分 | 第38页 |
·试验农药种类和处理 | 第38页 |
·生物农药 | 第38页 |
·化学农药 | 第38页 |
·生育期划分与各类害虫的防治指标 | 第38-39页 |
·数据调查 | 第39-40页 |
·害虫种群数量动态调查及防治决策 | 第39页 |
·花菜产量测定 | 第39-40页 |
·花球的定级标准和品质调查 | 第40页 |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的药效试验、示范 | 第40页 |
·WS-16型喷雾器施用技术研究和推广 | 第40-43页 |
·WS-16型在甘蓝上雾滴沉积分布测定 | 第40页 |
·供试药械 | 第40页 |
·测试方法 | 第40页 |
·甘蓝菜上主要鳞翅目害虫分布调查 | 第40-41页 |
·WS-16型与工农-16型防治小菜蛾的效果测定 | 第41-43页 |
4 主要推广方法 | 第43-45页 |
·研究制定和完善小白菜、包心菜等各种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 | 第43页 |
·落实项目试验、示范联系户,建立科技示范户档案 | 第43页 |
·推广人员和菜农技术培训 | 第43页 |
·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 | 第43页 |
·菜农的技术培训 | 第43页 |
·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实施效果的评估 | 第43-45页 |
5 主要研究结果 | 第45-76页 |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 | 第45-46页 |
·灯诱对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 | 第45页 |
·昆虫性诱剂对蔬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 | 第45页 |
·西兰花害虫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 第45-46页 |
·十字花科蔬菜天敌种群、发生规律调查与控害作用研究 | 第46-50页 |
·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发生规律调查与控害作用研究 | 第46-48页 |
·十字花科蔬菜天敌种类 | 第46页 |
·菜区主要寄生性天敌菜蛾绒菜蜂和啮小蜂种群消长动态 | 第46-47页 |
·防治措施对菜蛾蜂和啮小蜂寄生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菜田蜘蛛种类、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对蜘蛛发生的影响研究 | 第48-50页 |
·菜田主要蜘蛛种类 | 第48-49页 |
·菜田蜘蛛自然种群消长动态 | 第49-50页 |
·防治措施对菜田蜘蛛的影响 | 第50页 |
·蔬菜害虫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第50-58页 |
·栽培措施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的影响 | 第50-54页 |
·青菜套种芋艿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调查 | 第50-51页 |
·青菜套种芋艿对斜纹夜蛾落卵量的控害效果 | 第51-52页 |
·青菜套种芋艿对斜纹夜蛾幼虫数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青菜套种芋艿控害距离调查 | 第53页 |
·青菜套种芋艿不同处理对青菜产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频振式杀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作用 | 第54-56页 |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蔬菜害虫种类 | 第54页 |
·频振式杀虫灯对主要蔬菜害虫诱杀数量 | 第54-55页 |
·对斜纹夜蛾诱杀效果和对天敌发生的影响 | 第55-56页 |
·灯诱+芋艿组合对蔬菜害虫的影响 | 第56页 |
·昆虫性诱剂对蔬菜害虫的诱集作用 | 第56-57页 |
·防虫网对夏秋菜的主要害虫防治效果 | 第57-58页 |
·秋甘蓝害虫不同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 第58-62页 |
·不同防治方法对秋甘蓝主要害鳞翅目害虫种群的数量动态影响 | 第58-59页 |
·不同防治措施对天敌昆虫种群数量动态 | 第59-60页 |
·秋甘蓝未包球率(害虫为害引起)、球重及品质的影响 | 第60页 |
·不同防治措施的成本比较 | 第60页 |
·鳞翅目害虫复合行动阀值与防治决策 | 第60-61页 |
·秋甘蓝害虫不同防治体系效果评价 | 第61-62页 |
·秋花菜害虫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 第62-65页 |
·生防区与农户自控区防治效果比较 | 第62-64页 |
·防治成本和产量影响比较 | 第64页 |
·不同防治措施对蜘蛛发生的影响 | 第64-65页 |
·秋花菜害虫不同防治体系评价 | 第65页 |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的药效试验研究 | 第65-72页 |
·BT系列杀虫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 | 第65-66页 |
·菜喜等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和田间综合效应 | 第66-69页 |
·菜喜对小菜蛾低龄幼虫毒力测定 | 第66-67页 |
·菜喜、阿维菌素对小菜蛾幼虫的杀伤力测定 | 第67页 |
·菜喜等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低龄幼虫杀伤力测定 | 第67页 |
·菜喜等杀虫剂对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第67-68页 |
·菜喜等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 | 第68页 |
·菜喜等杀虫剂防治黄瓜蓟马药效试验 | 第68-69页 |
·三令(甲胺基阿维菌素)等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效 | 第69页 |
·除尽等13种药剂防治斜纹夜蛾的药剂筛选 | 第69-71页 |
·安打乳油防治甘蓝鳞翅目害虫药效试验 | 第71-72页 |
·蔬菜害虫防治的适宜农药品种 | 第72页 |
·WS-16型手动喷雾器的使用效果研究 | 第72-76页 |
·主要鳞翅目害虫在甘蓝植株上的分布 | 第72-73页 |
·WS-16型喷雾雾滴在甘蓝上的沉积分布 | 第73页 |
·WS-16型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 | 第73页 |
·WS-16型防治夜蛾科的效果 | 第73页 |
·WS-16型使用评价 | 第73-76页 |
6 主要推广工作 | 第76-79页 |
·研究和完善各种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制定无公害蔬菜标准 | 第76页 |
·争取领导重视,把该项技术列入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 | 第76-77页 |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 | 第77-79页 |
·建立害虫预测预报体系 | 第77页 |
·建立不同层次技术培训体系 | 第77-78页 |
·建立菜农科技示范体系 | 第78页 |
·建立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体系 | 第78-79页 |
7 实施成效 | 第79-83页 |
·项目实施经济效益 | 第79-80页 |
·实施面积 | 第79页 |
·节约防治成本 | 第79-80页 |
·挽回产量损失 | 第80页 |
·新增总产 | 第80页 |
·新增总产值 | 第80页 |
·增收节支总额 | 第80页 |
·项目实施社会、生态效益 | 第80-83页 |
·项目区蔬菜质量明显提高 | 第80-81页 |
·项目区菜农害虫防治水平有所提高,菜田生态系统有所改善 | 第81页 |
·推广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杜绝生产性中毒事故 | 第81-83页 |
8 结语与建议 | 第83-87页 |
·结语 | 第83-84页 |
·项目推广应用前景 | 第84页 |
·建议 | 第84-87页 |
·蔬菜生产现状决定蔬菜害虫治理工作仍十分艰巨 | 第84-85页 |
·加强蔬菜植保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第85页 |
·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 | 第85页 |
·加强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和研究 | 第85-86页 |
·加快蔬菜安全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致谢 | 第94-97页 |
附录: | 第97-99页 |
①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98页 |
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8-99页 |
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著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