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论文

干旱地区包气带中水分和盐份的分布运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选题的意义第8-9页
   ·包气带中水的运移及干旱地区水的运移的研究的现状第9-10页
     ·水分运移驱动力研究第9页
     ·水分运移过程研究第9-10页
     ·参数测定研究第10页
     ·数学模型研究第10页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0-12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背景第12-19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2-15页
     ·黑河流域概述第12-13页
     ·水资源开发史第13-14页
     ·生态环境效应第14-15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5-16页
   ·额济纳旗绿洲水文地质概况第16-19页
     ·绿洲区域概况第16-18页
     ·第四纪概况第18-19页
第三章 额济纳旗绿洲包气带水分分布及运移规律的研究第19-35页
   ·水土势及零通量面理论简介第19-21页
     ·水土势第19-20页
     ·零通量面第20-21页
   ·水土势对包气带中水分运移的影响的研究第21-35页
     ·实验点的水文地质条件第21-22页
     ·负压计测量水土势的工作原理及仪器的安装第22-26页
       ·负压计的工作原理第23页
       ·负压计的安装第23-24页
       ·数据的校正第24-25页
       ·负压计观测数据的换算第25-26页
     ·水土势的变化特征及对水分运移的影响第26-35页
       ·水土势、含水量、含盐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第26-31页
       ·水土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第31-35页
第四章 黑河中下游包气带中盐份的分布特征第35-47页
   ·取样点的水文地质及生态环境的条件第36-37页
   ·各取样点主要盐份指标的变化规律第37-41页
     ·阴阳离子第37-40页
       ·通过绿洲南北方向阴阳离子的变化规律第37-39页
       ·通过绿洲东西方向阴阳离子的变化规律第39-40页
       ·黑河中下游沿途取样点土壤中阴阳离子的含量特征第40页
     ·PH值第40-41页
   ·潜水面水化特征分析第41-47页
     ·矿化度及主要离子含量第41页
     ·次要离子含量第41-42页
     ·水化学类型第42-47页
第五章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和植被发育的影响因素第47-51页
   ·动态水位第47-48页
   ·水土势第48-49页
   ·盐份第49-50页
   ·其他因素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粒子场同轴全息的非线性曝光特性研究
下一篇:利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研究全球构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