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信息光学论文

粒子场同轴全息的非线性曝光特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本论文的实验装置和编写思路第11-14页
第二章 粒子场同轴全息的非线性曝光特性理论研究第14-33页
   ·前言第14页
   ·粒子场同轴夫琅和费全息的原理第14-17页
   ·全息非线性曝光基本理论第17-21页
   ·粒子场同轴全息非线性曝光特性的理论研究第21-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粒子场同轴全息非线性曝光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第33-47页
   ·前言第33页
   ·不同形状粒子非线性曝光特性数值模拟情况第33-34页
   ·经非线性传递后的记录光强信号模拟第34-38页
   ·非线性记录对再现像影响数值模拟第38-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粒子场同轴全息的非线性曝光特性实验研究第47-57页
   ·实验目的第47页
   ·实验设计第47-48页
   ·实验结果第48-55页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密度对全息图记录和再现的影响第57-62页
   ·前言第57页
   ·数值模拟不同密度和形状粒子在线性光强记录的再现像第57-59页
   ·实验结果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第62-64页
   ·粒子场同轴全息非线性曝光特性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第62页
   ·粒子场同轴全息非线性曝光特性的实验研究第62页
   ·密度对全息图记录和再现的影响第62-63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氧杂环化合物的化学及生物活性
下一篇:干旱地区包气带中水分和盐份的分布运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