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闱姓考原 | 第11-21页 |
第一节 、 闱姓名称考 | 第11-13页 |
第二节 、 闱姓产生时间考 | 第13-14页 |
第三节 、 闱姓出现原因考 | 第14-19页 |
附考: 白鸽票来由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闱姓的早期发展 | 第21-48页 |
第一节 、 嘉庆道光年间的闱姓 | 第21-22页 |
第二节 、 闱姓的公开 | 第22-25页 |
(一) 以闱姓醵资修贡院 | 第22-23页 |
(二) 闱姓公开原因 | 第23-25页 |
第三节 、 郭嵩焘抽收闱姓罚款 | 第25-29页 |
(一) 郭嵩焘时期的粤东困境 | 第25-27页 |
(二) 郭嵩焘抽收闱姓罚款 | 第27-29页 |
第四节 、 瑞麟时期的援案效尤 | 第29-36页 |
(一) 蒋益澧严禁闱姓 | 第30页 |
(二) 赌风复起,瑞麟援案弛禁闱姓 | 第30-33页 |
(三) 议禁闱姓 | 第33-36页 |
第五节 、 张兆栋与英翰的禁弛之争 | 第36-41页 |
(一) 闱姓弛禁缘由 | 第36页 |
(二) 禁弛两派的较量 | 第36-39页 |
(三) 严禁闱姓的整治措施 | 第39-41页 |
第六节 、 张树声时期对弛禁闱姓的抗争 | 第41-48页 |
(一) 利权外泄,禁赌不力,引起粤东士人的争议 | 第41-43页 |
(二) 弛禁闱姓的争论第一次上升到中央层次 | 第43-45页 |
(三) 粤垣福庆街中华、大纶两店私收文闱信案 | 第45-46页 |
(四) 再行加重闱姓罪名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闱姓传入澳门及其发展 | 第48-66页 |
第一节 、 闱姓在澳门承充缴饷缘起 | 第48-50页 |
第二节 、 闱姓进入澳门承饷的最早时间 | 第50-51页 |
第三节 、 闱姓在澳门承饷的初期情形(1869-1875) | 第51-57页 |
(一) 闱姓在澳门第一次出投招人承饷 | 第52页 |
(二) 第二届闱姓承充情况(1872-1875年) | 第52-54页 |
(三) 澳门承充闱姓的华商及其经营情形分析 | 第54-57页 |
第四节 、 澳门闱姓的十年繁荣(1875-1885) | 第57-64页 |
(一) 粤抚张兆栋禁闱姓,为澳门闱姓发展带来契机 | 第57-58页 |
(二) 粤督张树声再禁闱姓,加速澳门闱姓的发展 | 第58-61页 |
(三) 危局下的澳门第六届闱姓招投 | 第61-64页 |
第五节 、 闱姓与澳门华商的崛起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广东闱姓的开禁 | 第66-81页 |
第一节 、 张之洞就任粤督前的闱姓弛禁尝试 | 第66-67页 |
第二节 、 粤督张之洞的困境 | 第67-68页 |
第三节 、 弛禁闱姓的主将--彭玉麟 | 第68-70页 |
第四节 、 禁赌为难,弛禁乃势所必至 | 第70-73页 |
第五节 、 广东弛禁闱姓 | 第73-76页 |
(一) 法国人利用澳门的谣传 | 第73-74页 |
(二) 朝中装点门面的争论 | 第74-75页 |
(三) 翰林院检讨潘仕钊奏折的来历 | 第75-76页 |
第六节 、 广东第一届闱姓承充情形 | 第76-77页 |
第七节 、 粤省针对闱姓弛禁而采取的措施 | 第77-79页 |
第八节 、 关于张之洞弛禁闱姓的评价 | 第79-81页 |
第五章 澳门闱姓的经营处境 | 第81-89页 |
第一节 、 承充澳门闱姓的香港祥安公司破产 | 第81-84页 |
(一) 在粤东弛禁闱姓前夕 | 第81-82页 |
(二) 祥安公司的承充闱姓合同被销废 | 第82-83页 |
(三) 黄成兴与澳葡政府的纠纷--第一桩承充闱姓官司 | 第83-84页 |
(四) 祥安公司倒盘 | 第84页 |
第二节 、 澳门闱姓承充的新调整 | 第84-86页 |
(一) 葡人承充澳门闱姓 | 第84-86页 |
(二) 闱姓承充合同再次转手 | 第86页 |
第三节 、 澳门闱姓的困境 | 第86-89页 |
(一) 澳门闱姓的经营窘况 | 第86-87页 |
(二) 澳葡政府财政陷入困境 | 第87-89页 |
第六章 闱姓的后期发展 | 第89-118页 |
第一节 、 粤澳闱姓的冲突与合作 | 第89-96页 |
(一) 广东第一届闱姓商人欠饷遭革 | 第89-90页 |
(二) 进士刘学询承充广东第二届闱姓 | 第90-91页 |
(三) 粤澳闱姓的冲突与合作 | 第91-94页 |
(四) 广东第二届闱姓承充商刘学询的发迹 | 第94-96页 |
第二节 、 粤澳闱姓承充的新一轮整合 | 第96-107页 |
(一) 澳门闱姓承充商的变化 | 第96-99页 |
(二) 广东第三届闱姓承充初期的波折 | 第99-102页 |
(三) 刘学询牵头的粤港澳三地商人大联合 | 第102-107页 |
第三节 、 闱姓的日渐式微与最后的回光返照 | 第107-113页 |
(一) 广东第三届闱姓的惨淡经营 | 第107-111页 |
(二) 科举取消--广东第四届闱姓承充流产 | 第111页 |
(三) 最后的回光返照 | 第111-113页 |
第四节 、 闱姓的演化 | 第113-118页 |
结语 关于闱姓问题的思考 | 第118-124页 |
附录(图片) | 第124-129页 |
征引文献 | 第129-135页 |
后记 | 第135-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