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网无功补偿研究及实现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1 概论 | 第6-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6-8页 |
| ·国内外对无功功率研究 | 第8-9页 |
| ·负荷无功补偿的目的和原理 | 第9-13页 |
| ·负荷无功补偿的目的 | 第9-10页 |
| ·负荷补偿基本原理 | 第10-13页 |
| ·目前负荷补偿的不足 | 第13-14页 |
| ·论文工作的展开 | 第14-15页 |
| 2 无功补偿策略 | 第15-35页 |
|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无功功率特性 | 第15-19页 |
| ·电力线 | 第15-16页 |
| ·负载 | 第16-17页 |
| ·变压器 | 第17-18页 |
| ·发电机组 | 第18-19页 |
| ·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 | 第19-20页 |
| ·负荷无功补偿策略探讨 | 第20-35页 |
| ·离线补偿策略 | 第21-28页 |
| ·按线损和年运行费用最少确定补偿容量 | 第21-23页 |
| ·按等网损微增率确定补偿容量 | 第23-25页 |
| ·无功容量的合理分配 | 第25-28页 |
| ·实时动态补偿策略 | 第28-35页 |
| ·实时最优补偿策略 | 第29-33页 |
| ·单台最优补偿 | 第33-35页 |
| 3 并联电容器组对谐波的作用分析 | 第35-44页 |
| ·电容器组对谐波电流作用分析 | 第35-40页 |
| ·谐振点分析 | 第36-37页 |
| ·谐波放大区 | 第37-38页 |
| ·谐波放大倍数 | 第38-40页 |
| ·补偿电容器组不同接线方式的谐波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 ·星形接线分析 | 第41-42页 |
| ·三角形接线分析 | 第42页 |
| ·并联电容器组谐波问题解决 | 第42-44页 |
| 4 无功补偿装置的实现 | 第44-67页 |
| ·系统主控单元硬件设计 | 第44-54页 |
| ·80C196KB芯片的特点 | 第44-45页 |
| ·控制器存储空间扩展 | 第45-46页 |
| ·汉字人机对话接口单元设计 | 第46-47页 |
| ·键盘 | 第46-47页 |
| ·汉字液晶显示屏接口 | 第47页 |
| ·数据采集通道单元设计 | 第47-50页 |
| ·通信接口部分 | 第50-51页 |
| ·电容器组投切设计 | 第51-54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64页 |
|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 第54-55页 |
| ·键盘显示接口软件设计 | 第55-58页 |
|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第58-60页 |
| ·通信软件设计 | 第60-62页 |
| ·计算部分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64-66页 |
| ·补偿装置的使用 | 第66-67页 |
| 5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A 键盘显示接口详介 | 第72-79页 |
| A. 1 键盘 | 第72-76页 |
| A. 2 液晶显示屏接口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