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33页 |
·氧化锌压敏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 第11-16页 |
·压敏特性 | 第11-12页 |
·氧化锌压敏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 第12-14页 |
·氧化锌压敏陶瓷在避雷器中的应用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氧化锌压敏阀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6-26页 |
·制备工艺的发展概况 | 第17页 |
·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技术发展动态 | 第23-26页 |
·氧化锌压敏阀片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26页 |
·本文的学术思路、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26-27页 |
·本文的学术思路及研究目标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技术路线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0-33页 |
·采用稀土添加剂 | 第30-31页 |
·原料采用部分纳米级粉料 | 第31-33页 |
2 材料的成分设计及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试样的成分设计 | 第33-34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34-35页 |
·试样的宏观电性能测试 | 第35页 |
·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第35页 |
·试样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5-36页 |
3 氧化锌压敏阀片烧结工艺的参数优化 | 第36-44页 |
·工艺设计 | 第36-37页 |
·烧成温度参数优化及其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保温时间参数优化及其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升温方式参数优化及其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冷却方式参数优化及其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掺杂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44-58页 |
·稀土氧化物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44-52页 |
·Nd_2O_3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CeO_2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La_2O_3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Nd_2O_3、CeO_2、La_2O_3三种添加剂作用对比分析 | 第52页 |
·纳米氧化锌对压敏阀片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5 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显微组织结构 | 第58-78页 |
·稀土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显微组织结构 | 第58-74页 |
·稀土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断口形貌 | 第58-59页 |
·稀土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显微组织及成分分布 | 第59-68页 |
·稀士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晶粒大小统计分析 | 第68-71页 |
·稀土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物相分析 | 第71-74页 |
·纳米氧化锌掺杂压敏阀片的显微组织结构 | 第74-76页 |
·纳米氧化锌掺杂的压敏阀片的断口形貌 | 第74-75页 |
·纳米氧化锌掺杂的压敏阀片的显微组织 | 第75页 |
·纳米氧化锌掺杂的压敏阀片的晶粒大小统计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78-82页 |
·稀土掺杂氧化锌压敏阀片的XPS分析 | 第78-80页 |
·纳米氧化锌掺杂的压敏阀片的XPS分析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7 掺杂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82-87页 |
·稀土氧化物对氧化锌压敏阀片电性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82-85页 |
·纳米氧化锌对压敏阀片电性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8 氧化锌压敏阀片最佳稀土掺杂量的数学模型及理论计算式 | 第87-91页 |
9 氧化锌压敏阀片导电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 第91-104页 |
·氧化锌压敏阀片的伏-安特性 | 第91-92页 |
·氧化锌压敏阀片导电的双肖特基势垒模型 | 第92-95页 |
·氧化锌压敏阀片导电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FLASH中的实现 | 第95-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10 结论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16-118页 |
声明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