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页 |
| ·手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手性固定相色谱拆分法 | 第14-17页 |
| ·研究构想 | 第17-24页 |
| ·Pirkle型手性固定相的结构特点 | 第17页 |
| ·Pirkle型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5-乙酰基苊的合成 | 第24-31页 |
| ·合成原理 | 第24-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过程 | 第26页 |
| ·实验结果及光谱解析 | 第26-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5-乙胺基苊的合成 | 第31-37页 |
| ·合成原理 | 第31-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 ·实验结果及光谱解析 | 第33-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5-十一烯酰胺基苊的合成与拆分 | 第37-49页 |
| ·5-十一烯酰胺基苊的合成 | 第37-42页 |
| ·合成原理 | 第37-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38页 |
| ·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及光谱分析 | 第39-42页 |
| ·5-十一烯酰胺基苊的HPLC拆分 | 第42-47页 |
| ·拆分机理 | 第42-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43-44页 |
| ·实验步骤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45-46页 |
| ·柱温和流速的影响 | 第46-47页 |
| ·HPLC分析的适宜条件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R(-)TTCA对(R,S)5-乙胺基苊的拆分 | 第49-55页 |
| ·R(-)TTCA拆分(R,S)5-乙胺基苊的原理 | 第49-51页 |
| ·合成R(-)TTCA | 第49-50页 |
| ·R(-)TTCA对(R,S)5-乙胺基苊的拆分 | 第50-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51页 |
| ·实验过程 | 第51-53页 |
| ·R(-)TTCA的合成 | 第51-52页 |
| ·R(-)TTCA对(R,S)5-乙胺基苊的拆分 | 第52页 |
| ·合成R-或S-5-十一烯酰胺基苊 | 第52-53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分析方法与设备 | 第55-67页 |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55-59页 |
| ·原理 | 第55-56页 |
| ·影响HPLC分离的因素 | 第56-58页 |
| ·流动相选择的原则 | 第56-57页 |
| ·分离度与手性分离系数 | 第57-58页 |
| ·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 ·薄层色谱(TLC)分析 | 第59-64页 |
| ·原理 | 第59页 |
| ·薄层色谱(TLC)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比较 | 第59-60页 |
| ·影响TLC分离的因素 | 第60-63页 |
| ·吸附剂的选择 | 第60-61页 |
| ·展开剂的选择 | 第61-62页 |
| ·保留值 | 第62-63页 |
| ·显色 | 第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63页 |
| ·实验步骤 | 第63-64页 |
| ·旋光仪 | 第64-67页 |
| ·旋光仪的原理结构 | 第64页 |
|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 | 第64-65页 |
| ·光学纯度 | 第65-67页 |
| ·比旋光度 | 第65-66页 |
| ·光学纯度的计算 | 第66页 |
| ·旋光度的测定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7-69页 |
| 附录 | 第69-73页 |
| 符号说明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科研成果简介 | 第79页 |
| 申明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