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FeS2的液相法制备及其对TiO2敏化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2页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第10-20页
     ·p-n结与p-i-n结太阳能电池第10-12页
     ·M-S、PEC太阳能电池第12-14页
     ·NPC太阳能电池、量子点敏化纳米TiO_2太阳能电池第14-16页
     ·叠层p-i-n结太阳能电池第16页
     ·QWSC第16-17页
     ·量子点阵第17-18页
     ·量子点掺杂太阳能电池第18-20页
   ·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第20-30页
     ·硅系列太阳能电池第20-21页
     ·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第21-22页
     ·氧化物纳米晶体化学太阳能电池第22-26页
     ·多元化合物第26-30页
       ·GaAs、CIS与硫化物第26-27页
       ·FeS_2第27-30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2-37页
   ·实验设备及原料第32-33页
     ·实验设备第32页
     ·实验原料第32-33页
   ·样品制备第33-35页
     ·TiO_2薄膜样品的制备第33-34页
       ·溶液的配制第33页
       ·镀膜与热处理第33-34页
         ·提拉机镀膜第33-34页
         ·涂膜第34页
         ·旋涂法镀膜第34页
       ·退火第34页
     ·溶液法在TiO_2薄膜表面制备Fe的硫化物颗粒第34页
     ·溶剂热法制备Fe的硫化物颗粒,并制备敏化TiO_2电极第34-35页
       ·溶剂热法制备Fe的硫化物颗粒第34-35页
       ·制备敏化TiO_2电极第35页
   ·性能测试第35-37页
     ·XRD第35-36页
     ·扫描电镜(SEM)第36页
     ·透射电镜(TEM)第36页
     ·可见光吸收光谱第36页
     ·光电化学特性测试第36-37页
第三章 溶液法制备Fe的硫化物/TiO_2复合薄膜第37-46页
   ·Fe的硫化物/TiO_2复合膜的表面形貌与相组成第38-44页
     ·退火温度对复合薄膜相组成的影响第38-39页
     ·初始溶液浓度与涂膜厚度对颗粒尺寸与形貌的影响第39-40页
     ·涂膜-退火次数对铁硫化合物形貌与组成的影响第40页
     ·退火时间对铁硫化合物形貌的影响第40-44页
   ·Fe的硫化物/TiO_2复合膜的光学性质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溶剂热法制备Fe的硫化物纳米颗粒第46-62页
   ·以FeSO_4为铁源制备的Fe的硫化物纳米颗粒第46-49页
     ·温度、时间、浓度对Fe的硫化物纳米颗粒相组成的影响第46-47页
     ·温度、时间、浓度对Fe的硫化物溶胶中颗粒尺寸的影响第47-49页
   ·FeCl_3做Fe源制备的Fe的硫化物纳米颗粒第49-54页
   ·溶剂热法制备Fe的硫化物的反应机理第54-60页
     ·200℃时Fe_3S_4晶粒形成的机理第54-58页
       ·Fe_3S_4晶粒形成的热力学分析第54-55页
       ·Fe_3S_4晶粒生长的动力学分析第55-58页
     ·温度大于等于300℃时FeS_2与FeS晶粒生成机理第58-60页
   ·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Fe的硫化物纳米颗粒敏化TiO_2光电极第62-71页
   ·样品形貌与结构第62-64页
   ·吸收光谱与电流电压特性第64-70页
     ·敏化对电极的吸收光谱与电流电压特性的影响第64-68页
     ·I-V曲线形状的解释第68-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交流太阳能电池设想第71-78页
   ·研究背景第71页
   ·交流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第71-72页
   ·交流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流程第72-73页
   ·交流太阳能电池的V-t特性与转化效率第73-78页
     ·一个工作周期内输出电压的变化第73-76页
     ·ACSC的转化效率第76-78页
第七章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下一篇: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小说《米德尔马契》的悬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