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9页 |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 | 第9-12页 |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 | 第10页 |
·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 | 第10-11页 |
·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 | 第11页 |
·宏观量子轨道效应 | 第11-12页 |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评述 | 第12-14页 |
·气相法 | 第12-13页 |
·液相法 | 第13-14页 |
·高能球磨法 | 第14页 |
·纳米SnO_2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第14页 |
·纳米SnO_2粉体制备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课题意义及实验方案选择 | 第16-21页 |
·世界及国内锡工业形势 | 第16-17页 |
·云南锡业集团公司状况 | 第17-18页 |
·课题意义 | 第18页 |
·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18-19页 |
·实验流程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锡胶体的工艺研究 | 第21-38页 |
·胶体与胶体化学的发展 | 第21页 |
·分散体系与胶体 | 第21-23页 |
·胶体的性质 | 第23-26页 |
·胶体的运动性质 | 第23-24页 |
·胶体的电学性质 | 第24-26页 |
·胶体表面电荷 | 第24-25页 |
·双电层理论 | 第25-26页 |
·胶体的稳定性 | 第26-27页 |
·聚沉作用 | 第26页 |
·DLVO理论 | 第26-27页 |
·胶体间的引力势能 | 第26页 |
·胶粒间的斥力势能 | 第26页 |
·胶粒间的总相互作用势能 | 第26-27页 |
·电解质的影响 | 第27页 |
·凝胶的性质 | 第27-28页 |
·凝胶的分类 | 第28页 |
·凝胶的结构 | 第28页 |
·二氧化锡胶体制备研究 | 第28-33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8页 |
·实难过程 | 第28-30页 |
·制胶 | 第29页 |
·洗涤 | 第29-30页 |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30-33页 |
·合成凝胶的正交实验 | 第30-31页 |
·制备凝胶PH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凝胶变化 | 第32页 |
·洗涤过程中凝胶变化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X射线衍射检测 | 第33-34页 |
·差热差重分析 | 第34-35页 |
·电镜检测分析 | 第35页 |
·实验中的问题讨论及扩大实验 | 第35-37页 |
·洗涤对凝胶影响 | 第35-36页 |
·煅烧对粉体的影响 | 第36-37页 |
·公斤级扩大实验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高压反应釜制备纳米二氧化锡 | 第38-49页 |
·水热法制备纳米粉末技术的发展 | 第38-39页 |
·水热技术 | 第39-40页 |
·单晶生长 | 第39-40页 |
·薄膜和纤维晶体 | 第40页 |
·纳米粉体的制备 | 第40页 |
·高压水热法基础理论 | 第40-42页 |
·高温高压下水的热力学特性 | 第40-41页 |
·水热过程SnO_2胶体变化 | 第41-42页 |
·水热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42-44页 |
·主要设备 | 第42页 |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实验条件 | 第43-44页 |
·实验测试结果讨论及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4-47页 |
·X-衍射分析 | 第44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 | 第44-47页 |
·实验中的问题及改进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在水热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对胶粒分散的影响 | 第49-63页 |
·胶体团聚机理 | 第49-50页 |
·解决团聚的方法 | 第50-51页 |
·表面活性剂分散作用机理 | 第51-54页 |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 第51-52页 |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第52-53页 |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第53-54页 |
·表面活性剂的选取 | 第54页 |
·加入表面活性剂水热实验研究 | 第54-59页 |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实验过程 | 第54页 |
·检测结构及讨论 | 第54-59页 |
·水介质反应添加表面活性剂 | 第55-58页 |
·乙醇介质水热反应添加表面活性剂 | 第58-59页 |
·球磨实验研究 | 第59-62页 |
·实验设备 | 第59页 |
·实验过程 | 第59页 |
·检测与讨论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