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说明 | 第1-10页 |
| 第一部分 、 综述部分:内源性一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 第10-38页 |
| 1 内源性一氧化碳的生物学来源与HO/CO系统 | 第10-17页 |
| ·CO的生物学来源及代谢 | 第10-11页 |
| ·血红素/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eme/HO/CO)系统 | 第11-13页 |
| ·血红素 | 第11页 |
| ·血红素氧合酶 | 第11-13页 |
|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系统的重新认识 | 第13-17页 |
| 2 CO的基本信号转导通路 | 第17-19页 |
| ·cGMP途径 | 第17-18页 |
| ·NO的途径 | 第18页 |
| ·细胞色素P450机制 | 第18-19页 |
| 3 HO-CO和NOS-NO系统的关系 | 第19-20页 |
| ·HO-CO和NOS-NO系统的相似性 | 第19页 |
| ·HO系统对NO的影响 | 第19-20页 |
| ·NO对HO活性的影响 | 第20页 |
| 4 内源性一氧化碳的作用 | 第20-28页 |
| ·内源性一氧化碳与心血管 | 第20-28页 |
| ·心血管中的HO-CO系统 | 第20-21页 |
| ·内源性CO与血管张力的调节 | 第21-25页 |
| ·HO-CO对血管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25-26页 |
| ·HO-CO与血小板 | 第26-27页 |
| ·HO-CO与心脏 | 第27-28页 |
| ·HO/CO与其它系统 | 第28页 |
| ·HO-CO与神经系统 | 第28页 |
| ·HO-CO与呼吸系统 | 第28页 |
| 5 HO-CO与运动及其研究展望 | 第28-30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 第二部分 、 实验部分:运动对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HO-CO系统的影响及内源性NO和CO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 第38-5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 ·实验动物及喂养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 ·运动条件 | 第40页 |
| ·运动方式 | 第40页 |
| ·训练方案 | 第40页 |
| ·样品收集 | 第40页 |
| ·血清的收集 | 第40页 |
| ·主动脉的获取 | 第40页 |
| ·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 ·主动脉平滑肌一氧化碳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41页 |
| ·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活性测定 | 第41页 |
| ·NO的检测方法 | 第41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1-42页 |
| ·结果处理 | 第42页 |
| 2 结果 | 第42-48页 |
| ·不同运动负荷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HO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不同运动负荷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CO生成的影响 | 第43-45页 |
| ·L-NAME对NOS-NO系统的抑制作用 | 第45-46页 |
| ·运动对NOS抑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HO活性及CO生成的影响 | 第46-48页 |
| 3 讨论 | 第48-52页 |
| ·不同运动负荷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HO-CO系统的影响 | 第48-50页 |
| ·NOS-NO和HO-CO两系统在运动中的相互影响 | 第50-52页 |
| 4 结论 | 第52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