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控制的小车运动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6-1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6-8页 |
2 模糊逻辑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 第8-9页 |
3 仿真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第9-12页 |
3.1 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3.2 控制系统的仿真展望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三部分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 | 第13-42页 |
1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13-24页 |
1.1 模糊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法的比较 | 第13-14页 |
1.2 模糊逻辑控制工作原理 | 第14-18页 |
1.2.1 模糊化 | 第14-16页 |
1.2.2 模糊推理 | 第16-17页 |
1.2.3 反模糊化 | 第17-18页 |
1.3 简单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18-21页 |
1.3.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第18页 |
1.3.2 单变量模糊控制系统 | 第18-20页 |
1.3.3 多变量模糊控制系统 | 第20-21页 |
1.4 模糊控制器的软硬件支撑 | 第21-24页 |
2 小车的运动模型研究 | 第24-30页 |
2.1 小车的运动力学模型抽象 | 第24-25页 |
2.2 运动的操纵 | 第25页 |
2.3 小车的运动过程 | 第25-30页 |
2.3.1 等速圆周运动的描述 | 第25-30页 |
3 小车运动仿真实验 | 第30-42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计算机仿真语言 | 第30-31页 |
3.3 小车运动仿真设计 | 第31-37页 |
3.4 小车运动仿真实验 | 第37-42页 |
3.4.1 仿真程序 | 第37页 |
3.4.2 仿真程序结构 | 第37-38页 |
3.4.3 仿真实验 | 第38-41页 |
3.4.4 仿真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第四部分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