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桩承式加筋路堤的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加筋体特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土工格栅循环加载试验及动力本构模型研究 | 第17-42页 |
·土工格栅循环加载试验 | 第17-22页 |
·试验装置 | 第17-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 第23-25页 |
·累积塑性变形-循环关系曲线 | 第25-26页 |
·割线模量比-循环关系曲线 | 第26-28页 |
·土工格栅动力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28-39页 |
·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动力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动力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1-39页 |
·土工格栅动力本构模型的验证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循环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数值分析研究 | 第42-58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42-44页 |
·ABAQUS 简介 | 第42-43页 |
·ABAQUS 求解岩土问题的优势 | 第43页 |
·ABAQUS 中的无限元 | 第43-44页 |
·桩承式加筋路堤有限元分析模型的介绍 | 第44-46页 |
·路堤填土 | 第45页 |
·软土路基 | 第45页 |
·持力层、碎石垫层、桩体 | 第45-46页 |
·筋材 | 第46页 |
·车辆荷载 | 第46页 |
·桩承式加筋路堤有限元分析模型的验证 | 第46-48页 |
·现场试验概述 | 第46-47页 |
·数值分析模型及结果对比 | 第47-48页 |
·行车荷载下桩承式加筋路堤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 | 第48-50页 |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确定 | 第48-49页 |
·单元的选取和划分 | 第49-50页 |
·无限元边界及网格划分 | 第50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有限边界及无限元计算效果对比 | 第51页 |
·沉降 | 第51-54页 |
·水平位移 | 第54-56页 |
·格栅应力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桩承式加筋路堤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8页 |
·筋材模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沉降 | 第58-59页 |
·水平位移 | 第59-60页 |
·筋材应力 | 第60页 |
·软土模量的影响 | 第60-62页 |
·沉降 | 第61页 |
·水平位移 | 第61-62页 |
·桩身模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沉降 | 第62-63页 |
·水平位移 | 第63页 |
·桩间距的影响 | 第63-65页 |
·沉降 | 第64-65页 |
·水平位移 | 第65页 |
·影响因素的评价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一、结论 | 第68-69页 |
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