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引言 | 第1-8页 |
| 0.1 民营科技企业的概念与特点 | 第5-6页 |
| 0.2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6-7页 |
| 0.3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 第7-8页 |
| 0.4 本文研究的范围 | 第8页 |
| 1.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理论基础及其产权制度变迁 | 第8-11页 |
| 1.1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8-10页 |
| 1.2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制度变迁 | 第10-11页 |
| 2.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界定 | 第11-16页 |
| 2.1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界定的主要原因 | 第11-12页 |
| 2.2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界定应遵循的原则 | 第12页 |
| 2.3 产权的初始界定与最佳界定 | 第12-13页 |
| 2.4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界定的操作与案例 | 第13-16页 |
| 3.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运营 | 第16-18页 |
| 3.1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运营的前提条件 | 第16-17页 |
| 3.2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运营的动因 | 第17-18页 |
| 3.3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运营的原则 | 第18页 |
| 4.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运营的具体运作方式 | 第18-32页 |
| 4.1 产权并购 | 第18-22页 |
| 案例4—1: Tom.com并购163.net | 第21-22页 |
| 4.2 产权交易 | 第22-26页 |
| 案例4—2: 网易公司与新闻集团的股权交易 | 第25-26页 |
| 4.3 引入风险投资 | 第26-30页 |
| 案例4—3: 全杰皮革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风险投资的成功嫁接 | 第29-30页 |
| 4.4 企业改制 | 第30-32页 |
| 案例4—4: 希望集团的成功改制 | 第31-32页 |
| 5.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 | 第32-34页 |
| 6.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 第34-38页 |
| 6.1 进行产权制度创新需澄清的几种关系 | 第34-35页 |
| 6.2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几种思路 | 第35-37页 |
| 6.3 建构人力资本产权化的社会环境 | 第37-38页 |
| 7. 结束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英文摘要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