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3页 |
1.1 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 MH-Ni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际MH-Ni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我国MH-Ni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2.3 我国MH-Ni电池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 第14-15页 |
1.3 贮氢合金 | 第15-17页 |
1.4 AB_5型稀土镍系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1.4.1 基础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1.4.2 实用化研究 | 第20-27页 |
1.5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3-38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2.1.1 贮氢合金的制备 | 第33页 |
2.1.2 贮氢合金电极的制备 | 第33页 |
2.2 物理性能的测量 | 第33页 |
2.2.1 组织结构 | 第33页 |
2.2.2 粒度 | 第33页 |
2.2.3 表面形貌 | 第33页 |
2.3 热力学性能的测量 | 第33-34页 |
2.4 电化学性能的测量 | 第34-35页 |
2.4.1 活化性能 | 第34页 |
2.4.2 高倍率性能 | 第34页 |
2.4.3 循环稳定性 | 第34-35页 |
2.4.4 高低温性能 | 第35页 |
2.5 动力学性能的测量 | 第35-36页 |
2.5.1 氢扩散动力学 | 第35-36页 |
2.5.2 电极过程动力学 | 第36页 |
2.6 电化学噪音的测量 | 第36-37页 |
2.7 电解液导电率的测量 | 第37-38页 |
第三章 AB_5型贮氢合金中氢扩散行为的研究 | 第38-75页 |
3.1 扩散系数的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9-49页 |
3.1.1 恒电位阶跃法 | 第40-41页 |
3.1.2 恒电流放电法 | 第41-42页 |
3.1.3 循环伏安法 | 第42-43页 |
3.1.4 电化学阻抗法 | 第43-47页 |
3.1.5 脉冲电流法 | 第47-49页 |
3.1.6 电化学渗氢法 | 第49页 |
3.2 贮氢合金MlNi_(3.75)Co_(0.65)Mn_(0.4)Al_(0.2)中氢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49-68页 |
3.2.1 恒电位阶跃法 | 第49-54页 |
3.2.2 恒电流放电法 | 第54-56页 |
3.2.3 循环伏安法 | 第56-58页 |
3.2.4 电化学阻抗法 | 第58-65页 |
3.2.5 脉冲电流法 | 第65-68页 |
3.3 比较与讨论 | 第68-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四章 温度对AB_5型贮氢合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5-88页 |
4.1 电极电阻和交换电流密度 | 第75-79页 |
4.2 对称因子和极化过电位 | 第79-8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五章 粒度对AB_5型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8-104页 |
5.1 粒度及粒度分布的测量 | 第89-92页 |
5.1.1 粒度及其表征 | 第89页 |
5.1.2 粒度测量方法 | 第89-91页 |
5.1.3 贮氢合金MlNi_(3.75)Co_(0.65)Mn_(0.4)Al_(0.2)的粒度分析 | 第91-92页 |
5.2 粒度对贮氢合金MlNi_(3.75)Co_(0.65)Mn_(0.4)Al_(0.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2-100页 |
5.2.1 活化性能 | 第92-94页 |
5.2.2 高倍率性能 | 第94页 |
5.2.3 循环稳定性 | 第94-95页 |
5.2.4 高低温性能 | 第95页 |
5.2.5 粒度分布均匀性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5-98页 |
5.2.6 不同粒度配比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8-10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六章 A侧稀土组成对贮氢合金La_(0.8(1-x))Ce_(0.8x)(PrNd)_(0.2)B_5性能的影响 | 第104-117页 |
6.1 贮氢合金La_(0.8(1-x))Ce_(0.8x)(PrNd)_(0.2)B_5的组织结构 | 第104-107页 |
6.2 贮氢合金La_(0.8(1-x))Ce_(0.8x)(PrNd)_(0.2)B_5的热力学性能 | 第107-109页 |
6.3 贮氢合金La_(0.8(1-x))Ce_(0.8x)(PrNd)_(0.2)B_5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9-113页 |
6.3.1 活化性能 | 第109-110页 |
6.3.2 高倍率性能 | 第110-111页 |
6.3.3 充放电电压平台 | 第111-113页 |
6.4 贮氢合金La_(0.8(1-x))Ce_(0.8x)(PrNd)_(0.2)B_5的动力学性能 | 第113-11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电化学噪音技术在AB_5型贮氢合金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 第117-125页 |
7.1 电化学噪音技术及其应用简介 | 第117-120页 |
7.1.1 电化学噪音 | 第117页 |
7.1.2 电化学噪音的测量 | 第117-118页 |
7.1.3 电化学噪音的分析 | 第118-119页 |
7.1.4 电化学噪音的应用 | 第119-120页 |
7.2 研究目的 | 第120页 |
7.3 贮氢合金MlNi_(3.75)Co_(0.65)Mn_(0.4)Al_(0.2)的电化学噪音分析与讨论 | 第120-12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5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125-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