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21页 |
1 转座子概述 | 第7-8页 |
2 mariner转座子在昆虫中的分布 | 第8-9页 |
3 mariner转座子的进化 | 第9-10页 |
4 mariner转座子的转座过程 | 第10-11页 |
5 mariner转座子的调节机制 | 第11-13页 |
6 mariner转座子的应用研究 | 第13-16页 |
7 转基因昆虫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8 本项目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目标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mariner转座子部分序列的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 第21-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1.1 供试昆虫的饲养和取样 | 第21页 |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1页 |
1.3 基因组DNA的质量 | 第21-22页 |
1.4 mariner转座子的PCR扩增 | 第22页 |
1.5 扩增产物的回收及纯化 | 第22-23页 |
1.6 PCR产物的克隆 | 第23-25页 |
1.7 PCR产物测序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2.1 基因组DNA的纯度分析 | 第25-26页 |
2.2 基因组DNA的完整性分析 | 第26-27页 |
2.3 PCR结果的电泳分析 | 第27-28页 |
2.4 质粒DNA的酶切及PCR鉴定 | 第28-29页 |
2.5 测序结果及同源性分析 | 第29-34页 |
第三章 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mariner转座子的表达活性研究 | 第34-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1.1 供试昆虫的取样 | 第34页 |
1.2 RNA酶的灭活 | 第34页 |
1.3 总RNA的提取 | 第34-35页 |
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5-36页 |
1.5 3’RACE | 第36-37页 |
1.6 RT-PCR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2.1 三种飞虱的总RNA | 第37-38页 |
2.2 不同锚定引物的3’RACE | 第38-39页 |
2.3 RT-PCR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体内共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杂交验证 | 第40-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1.1 供试昆虫的取样 | 第40页 |
1.2 共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0-41页 |
1.3 杂交验证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2.1 三种飞虱的共生菌 | 第42-43页 |
2.2 点杂交验证 | 第43-45页 |
讨 论 | 第45-51页 |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英文摘要 | 第62-63页 |
致 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