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发展--两大法系的视角 | 第7-18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7-8页 |
第二节 英美普通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介绍 | 第8-15页 |
一、 事实上的原因(Causeinfact) | 第8-10页 |
二、 法律上的原因——近因理论(Proximatecauseorlegalcause) | 第10-15页 |
第三节 大陆法系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介绍 | 第15-18页 |
一、 条件说(Conditionsinequanon) | 第15页 |
二、 原因说 | 第15-16页 |
三、 相当因果关系说 | 第16-17页 |
四、 法规目的说 | 第17页 |
五、 盖然性因果关系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揭开侵权法因果之谜--兼评各种理论学说 | 第18-35页 |
第一节 因果关系一般理论 | 第18-27页 |
一、 因果关系理论的哲学史考察 | 第18-21页 |
二、 侵权法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 | 第21-22页 |
三、 侵权法因果关系何以建立 | 第22-27页 |
第二节 体系地观察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27-31页 |
一、 构成要件概述 | 第27-28页 |
二、 违法性要件的独立价值何在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对侵权法因果关系学说的全面审视 | 第31-34页 |
一、 英美普通法因果关系理论评价 | 第31-33页 |
二、 大陆法因果关系理论评价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再构造--双层次因果关系理论 | 第35-48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35-37页 |
一、 双层次因果关系理论的依据 | 第35-36页 |
二、 双层次因果关系理论的内部结构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事实因果关系 | 第37-41页 |
一、 事实因果关系的客体、形态 | 第37-38页 |
二、 事实因果关系的证明——经验法则 | 第38-41页 |
第三节 法律因果关系的决定标准——相当因果关系 | 第41-47页 |
一、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介绍 | 第41-43页 |
二、 相当因果关系作为法律因果关系决定标准的根据 | 第43-4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学说理论的介绍及对司法实践的检讨 | 第48-56页 |
第一节 学说理论的介绍 | 第48-52页 |
一、 必然因果关系论时期 | 第48-49页 |
二、 理论上的发展 | 第49-50页 |
三、 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几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司法实践的检讨 | 第52-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